自贡新闻 荣县新闻 富顺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自贡市 > 荣县新闻 > 正文

大数据“破冰”检察监督 侦查活动检察监督的“自贡模式”

来源:四川法制报 2017-09-06 01:34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曾晶菁

今年3月,自贡某县检察院通过刑事拘留监督平台风险预警,发现某县公安局刑事拘留涉嫌容留卖淫的犯罪嫌疑人胡某某,既未报捕也未起诉,且公安机关在较短时间内作出撤案决定。经审查,公安机关撤案理由不能成立,遂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现该案经法院审理已作有罪判决。这是自贡市检察机关于去年11月10日成功运行刑事拘留监督平台后,首起成功监督公安机关不应当撤案而撤案,并依法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自贡市检察院的刑事拘留检察监督平台,得到了中央至地方的检察业务人员以及全国知名业内专家的高度关注。该平台历经一年研发后,目前已成功运行9个月。这个神奇的“大数据”平台是如何成功运用的呢?在其研发的一年中,检察业务与大数据科技碰撞出了怎样的火花?成效显著的背后,是什么样的机制将“运动式”监督变成了日常监督?9月4日,记者前往自贡市检察院,采访该平台研发以及使用背后的故事。

创新

搭建刑事拘留大数据平台

当前全国各地检察机关普遍使用的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在刑事拘留监督方面还存在着空白。如何实现精准有效打击刑事犯罪和保障人权的双重目标?突破口是获取的第一手监督线索。

线索从哪里来?记者了解到,以自贡市为例,当地的刑事拘留监督工作获取信息较为单一、被动和滞后,一般只能通过办案和当事人控告举报获得监督线索,无法及时有效开展监督。

那么,应如何确保长期的监督线索的“供货”呢?来源于驻看守所检察室的数据,具有先天的“近水楼台”优势,成为了平台依托的基础数据。记者了解到,通过采集看守所刑拘人员基本数据,公安机关警综平台刑拘数据,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审查逮捕、公诉办案数据,三类数据共享协同,构建起完整的刑拘人员大数据库,实现了平台构建的第一步。“此前,由于对刑事拘留活动监督的渠道较少,靠人跑、靠人看、靠人数的落后监督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效率低且很难发现刑事拘留违法问题。现在,根据我们每月从看守所采集的基础数据,依托于原有的检察统一业务软件,再借力‘大数据\’筛选重点案件助力监督,检察院的监督效率提高了,监督范围也更全面。”自贡市检察院驻所检察室主任陈朝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该平台破除了一直以来与公安机关办案软件系统无法对接的壁垒,改变了以往无法及时全面掌握侦查机关侦查活动的情况,实现数据及时对接,使检察机关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侦查活动开展及时、有效的监督。”自贡市检察院侦查监督处副处长罗志告诉记者,“大数据”整合后,极大的丰富了检察监督线索来源,包括立案、侦查、审查逮捕的刑事活动都得以进入检察机关的监督视野,实现了检察业务工作与信息化的深度融合。

截至目前,该平台采集看守所自2014年1月1日以来刑拘人员数据10378组,公安机关警综平台数据8439组,与检察机关统一业务系统数据库79755组数据逐项比对,关联检察案件8295件,校对数据653条,实现刑拘人员信息数据化,为刑事拘留智慧监督提供了智能辅助。

研发

构思设置六类案件风险预警

在自贡市检察院,打开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其中嵌入的子应用系统刑事拘留检察监督平台,分列着刑拘人员数据导入、刑拘人员管理、刑拘审查、刑拘监督案件受理、查询分析等多个功能。其中,在刑拘审查一栏中,只需选择风险类别,就能筛选出未报捕未起诉、刑拘延长30日、久侦不决、扣押款物、刑拘未执行、异地关押6大类监督案件。“这些红色标注提示我们,这些案件需要重点关注。”罗志介绍到,该平台会通过对“刑拘人员大数据”智慧管理、智能分析,自动生成重点案件,智能检索疑似违法情形,继而自动向检察人员提示风险预警。

在自贡市检察机关今年通过平台排查发现的一起黄某涉嫌非法持有枪支弹药案中,枪支及子弹数量明显达不到刑事立案标准,且违法延拘至30日,遂向公安部门发出纠正违法通知书。

不当延长刑事拘留期限,就是刑事拘留活动中的一个违法风险点。根据检察机关的业务需求,筛选出对应的重点监督对象,以此构建同步监督的检察监督机制,该案就是一个典型。“现在,我们不仅能够获得以前不容易掌握到的刑拘人员数据,还能通过平台的自动初审,由检察官对重点案件进行后续跟踪监督。”荣县检察院侦查监督科副科长李林芸认为,打通监督信息渠道,是平台发挥的最重要作用。

2016年年初,在刑事拘留检察监督平台的研发启动后,为了实现平台与已有业务系统无缝对接,在最高人民检察院和省检察院支持下,自贡市检察院找到了开发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第三方公司,为平台研发提供最大科技支撑。而为了将大数据与检察业务完美“搭桥”,检察院发动众多一线办案人员提建议,集思广益“出点子”。“风险点的条件怎么设置?数据怎么调配?”自贡市检察院公诉处处长卓俊涛当时在侦监处工作,办案经验丰富,为了使平台具有务实性,这些问题都是平台研发时考虑的重点。“从平台研发初始到上线运行,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倒逼检察人员主动、规范履职的机会。”她说。“发挥机器审查的作用,又不脱离检察实务。”罗志有着计算机的学历背景,前期到省外考察了许多检察业务信息化“模板”。考虑到成效的发挥,该平台最终导入了从2014年至今的刑拘人员数据,“从清理积案,逐步进入对刑事拘留的常态化全面监督。”罗志说,人工智能改变了以往“应激性”的被动监督模式和“运动式”的执法倾向,且将监督变得更有准确性和针对性。

2016年11月10日,刑事拘留监督平台软件在自贡市两级检察机关检察统一业务系统全面上线试运行,构建起刑事拘留检察监督“自贡模式”。

建制

常态化监督保障人权实现公正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完善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司法监督”,《“十三五”时期检察工作发展规划纲要》要求“以刑事拘留监督为重点,通过巡检、专项检察等方式,探索建立对限制人身自由司法措施和侦查手段的监督制度”,最高检检察长曹建明指出“加快人工智能在检察重点领域的深度开发和应用”。

该平台的研发、运用意义深远。自贡市检察院检察长田丰告诉记者,检察院不仅要探讨刑事拘留检察监督信息化机制的构建,还要研究信息化手段在检察监督中的具体应用,把信息化平台和制度联系起来,使它们协调运行发挥作用,为探索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监督提供有效借鉴,为逐步完善相关法律规定提供有益参考。“这一创新是检察实务方面的科技探索,能够进一步规范人的行为,从而保障法律的执行,让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再少一些。”自贡市人大法制委办公室主任李家钤说。

记者注意到,依托于刑事拘留监督平台,自贡市检察院也设置了极为完善的审查监督功能。“两级审查”模式:相关疑似违法情形由检察人员进行初审,对案件是否需要监督进行初步判断,并记录和管理违法线索,再由员额检察官进行阅卷、走访,实现重大监督事项“案件化”办理。“三类流程”监督模式:经办案人员初审、审查后,若案件存在违法问题需要监督,则启动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立案监督、侦查活动监督、刑事拘留监督三类流程进行监督办理,违法问题全程记录、办案过程全程留痕。“充分发挥侦查监督的作用,实现对人身权益的保障,维护社会公平公正,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自贡市检察院副检察长付宝表示,该平台用信息化的方式,用数据增强了制度刚性,打破了监督壁垒,提升了检察、公安等政法部门的办案水平、质量,还能为后续检察监督活动提供重要的监督导向和决策依据。

此外,自贡市检察院申报的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刑事拘留检察监督信息化机制路径研究》,探索建构以信息化为依托的刑事拘留检察监督机制,被最高检确定为2016年度检察应用理论研究重点课题,并在今年年初获准结项。“下一步,我们将以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系统优化升级为抓手,打造刑事拘留监督平台2.0,进一步探索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概念等现代科技与法律监督工作的深度融合,更好地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保障办案质量,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田丰表示。

新闻推荐

自贡市因地制宜制定措施 推进中央环保督察现场检查反馈问题整改

(记者罗乐)8月,中央环保督察组下沉自贡市期间,现场检查市污水处理厂、晨光科技园区、飞安水库等11个点位,指出了存在的问题。自贡市坚持边督边改、立行立改,着眼长短结合、标本兼治,因地制宜制定整改措...

荣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荣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大数据“破冰”检察监督 侦查活动检察监督的“自贡模式”)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