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虎 记者 段玉清)近日,乐至县回澜镇社区居民邹宗碧发现自家附近的水管漏水,便试着按网格服务公示牌上的信息,拨通了网格管理员邹华的电话。不一会儿,邹华赶到邹宗碧家中,帮助其联系乡镇水务部门处理漏水事宜,当天就解决了问题。
为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今年乐至县投资300余万元,建立以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为依托,网格、社区、乡镇和县四级联动的信息平台。全面启动网格化服务管理,以行政村、居民小组为单位,25个乡镇被划分为819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1名网格化服务管理员。每个乡镇建设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动态管理辖区内村(居)民、单位基本信息及社情民意。
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当您在生活中遇到困难和问题,请及时与我联系……”乐至县各乡镇,随处可见这样的公示牌,公示牌上标明网格化服务管理员的姓名、联系方式等。“群众有事,一个电话,网格员随叫随到。”乐至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监管中心负责人唐光华介绍。
全县网格员严格执行“一日双巡”制度,记录民情日志。对于村(居)民反映的问题,能当场办理的立即办理,不能当场办理的立即上报,再根据情况分流到县级职能部门处理。
回澜镇农民何卫平的妻子患重病,家庭经济困难。网格员曾斌在“一日双巡”中了解到何卫平想申请农村低保资格,立即上报至网格化服务管理站,分流交办至县民政局,相关审核手续已着手办理。
发现、受理、上报、交办、办结、回访——这一社会服务管理机制的运行,实现了“人在格中走,事在格中办”。
社情民意、代办事项全部入网
“原本需要一周才能办完的事,现在2天就搞定了。”近日天池镇八仙巷十盏路灯受损,辖区服务员吴小平接到居民谭英芳的电话后,立即上报社区管理站,管理站联系电力部门,两天内就将受损路灯全部修复。
网格服务员的迅速反应得益于完善的管理监督机制。为加快办理速度,乐至县对所有的社情民意、代办事项实现入网管理,并分为公共设施、道路交通、市容市貌、园林绿化、房屋土建等7大类28小类,根据具体类别和情况,设定“即时办理”、“5个工作日”、“10个工作日”等几种办理时限。办理时限快到时,监管中心工作人员通过网络、电话等方式通知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加快进度。
目前,乐至县网格化服务管理系统已收录社区居民、单位等基础信息150万余条,受理各类事项3200件,办结3160件,办结率达98.75%,网格员收集社情民意254条,代理代办民生事项1708件,化解各类矛盾纠纷90件,处理各类突发事件83件,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实施项目化运作,将捐助3万名贫困生本报讯(记者段玉清郝勇)8月21日,省总工会2014年“金秋助学”在资阳市乐至县启动。今年,四川省金秋助学的目标任务为3万名,助学对象主要为纳入工会帮扶系统的建档困难...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