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汶波 本报记者 曹礼芹
金秋十月正是食用柿子的好时节。可最近,记者发现多个QQ群和微信群在传一则消息:“快告诉家里人和家里的孩子,柿子上市的季节,吃完柿子别喝酸奶,也不能吃香蕉,会中毒,已经上新闻了……”
事实真是如此吗?记者采访了乐至县中医医院内科主治医师张晓英。
食用柿子好处多
“《本草纲目》中记载,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气平,性涩而能收,故有健脾涩肠、治嗽止血之功效。”张晓英表示,传统医学认为,柿子味甘、涩,性寒,归肺经。木皮,主治便血。晒焙后研成末,吃饭时服二钱。烧成灰,和油调敷,治烫火烧伤。根,主治血崩、血痢、便血。
张晓英说,柿子营养价值很高,含有丰富的蔗糖、葡萄糖、果糖、蛋白质、胡萝卜素、维生素C、瓜氨酸、碘、钙、磷、铁、锌。柿子是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动脉硬化、内外痔疮患者的天然保健食品。鲜柿子中含碘量很高,适宜缺碘引起的甲状腺疾病患者食用;还适宜饮酒过量或长期饮酒者食用。可以补虚、止咳、利肠、除热、止血,还可充饥。柿饼具有涩肠、润肺、止血、和胃等功效。
柿子虽好 但食用有讲究
“慢性胃炎、消化不良等胃功能低下者以及外感风寒咳嗽者不宜食柿子;体弱多病者、产妇、月经期间女性,均忌食柿子;熟柿子含较多糖类,包括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糖尿病患者忌食。此外,不宜空腹多食柿子,不宜吃生柿子,吃柿子时要去皮,吃完柿子后不宜再吃酸性食物。胆结石患者忌食或少食。在食物相克方面,柿子忌与螃蟹、獭肉一同食用。”张晓英提醒。
不要空腹吃柿子。空腹时胃酸会分泌增多且此时浓度高,而柿子中又含大量的单宁和胶质,还有一些具有可溶性收敛剂的作用,如在胃液中高浓度融合,有可能导致“结石”,此“结石”可能会堵塞幽门,出现胃胀胃痛等症状,严重者出现胃溃疡、胃出血等症状。
吃柿子不宜太多。柿子含有大量的糖类量,如果吃太多柿子会对牙齿和口腔都有不利影响,也可能会影响食欲。还有,柿子中的鞣酸对人体的钙、镁等微量元素的吸收有影响,容易导致身体的营养不良。
不宜连皮同吃。柿子的酸沉淀物主要在柿子皮里,如果连皮一起吃有可能会增加一些如腹痛、恶心等发病的机会。
柿子不能与螃蟹同吃。柿子与螃蟹共同吃完会抑制人体自身的消化液分泌,影响健康。另外,柿子与螃蟹又同是凉性食物,食用后会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因此不要同吃。
柿子不能与红薯同吃。柿子中的单宁、纤维素等遇到红薯的发酵物,此时如果共同在胃中,会导致单宁发生快速的沉淀,会对胃功能有影响,严重者可能导致肠梗阻。
柿子不能与海鲜类同吃。柿子中包含的鞣酸和海鲜类中的鱼、虾等中的蛋白质、钙盐一起也会出现沉淀物,这种沉淀物会刺激胃肠器官,很容易引发恶心、便秘等胃肠道症状。
新闻推荐
持续改善民生 提高群众满意度——乐至县西街社区掀起学习贯彻党代会精神热潮
□本报记者唐嘉阳“保障改善民生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必须持续改善民生惠泽百姓……”近段时间,乐至县西街社区利用党员活动日、下组走基层等活动,宣讲市第四次党代会精神,听取群众意见,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