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出行方便了。
□李远雄 文/图
走进乐至县佛星镇大石包村7组,你会看见,一条新修的水泥路蜿蜒延伸至沟底。这条路,饱含着他乡游子对故土的眷念;这条路,承载着该组老百姓致富的希望。为了答谢捐助者,当地老百姓称它为“乡情路”。
11月初,笔者走上这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感受到了当地老百姓的喜悦之情。村支书罗向中说:“有了这条路作保障,我们正计划发展生猪、水果、蔬菜等产业,以增加大家的经济收入,相信大家的幸福生活也指日可待了。”
佛星镇大石包村距离乐至县城不足5公里,但这里山高沟深,没有一条像样的路。唯一一条泥结碎石路,成了这里群众通往外界的主要通道。多年来,当地老百姓饱受着烂路的煎熬,苦不堪言。老百姓生产生活极为不便不说,业主来了也只能望而却步,产业根本发展不起来,年轻小伙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全组上下仅剩老人小孩独守空宅。
重修一条宽阔平坦的水泥路,成了这里老百姓多年的心愿。
今年6月,村民黄世秀找到该村村支书罗向中,将修路想法给村上进行了反映。得知这一情况后,村两委立即组织群众召开院坝会,协商筑路事宜。然而面对资金问题,大家又犯愁了,该村不属于贫困村,暂无建设项目支持。
“一味等项目支持,修路这件事迟早要黄。”面对着资金难的问题,黄世秀想到了在外发展的子女。她首先给女儿罗凤打电话做工作,并得到罗凤的大力支持。
在黄世秀的影响下,两个女儿加外孙女捐款共计10万元。与此同时,罗凤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积极发动在外发展的众乡邻积极捐款修路,短短一个月时间里,共筹集到修路款项24.5万元。不仅如此,群众筑路热情也空前高涨,人均1000元的筑路集资款短时间也全部到位。
不等不靠的思想在这里得到很好地体现。一时间,往日宁静的小山村热闹起来。自10月8日开工建设以来,村民自发组成施工队,积极推动该组通村水泥路建设。在全村上下的努力之下,这条长1.1公里,宽3.5米的水泥路在短短20多天时间全部竣工,这条饱含着他乡游子对故土浓浓眷恋的“乡情路”也由此诞生。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资阳讯(周华记者汤斌)记者11月8日从乐至县工商质监局了解到,今年4月以来,该局采取四项措施整治公用企业限制竞争和垄断行为,目前成效良好。为深入开展整治活动,该局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