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春之计在于勤。
时下,正是全市春耕生产的关键时期。3月7日至8日,记者到雁江、安岳、乐至三个县(区)走访了解各地春耕生产情况:各县(区)不仅紧抓农时备耕备种,还注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安排农作物种植品种、规模。
业主农户田间春耕忙
3月5日晚至7日,淅淅沥沥的小雨滋润着资阳大地,有效的降雨改善了土壤墒情。雁江区小院镇大坪村熊氏家庭农场负责人熊远都兴奋不已。连日来,他每天带领几十名村民在他流转的土地里不停忙碌,有的挖坑、有的丢种、有的浇水、有的覆盖薄膜。远处的山坡上,熊远都开着大型机械翻土整垅忙个不停。
熊远都告诉记者,他流转了800多亩土地,仅糯玉米就种植了400多亩,现在播种面积已达80%,“前两天的春雨下得太及时了,对玉米的发芽出苗有极大的帮助,相信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
小院镇政府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除种粮大户以外,全镇散户的春耕生产有序推进,镇农业中心适时开展农技培训指导,督促村民购种备肥,春耕备耕已全面完成。
20吨“川优6203”优质水稻种子、800吨复合肥、250吨有机肥、20吨农膜、46万个机用育秧盘等春耕物资已全部备齐,说起今年的春耕生产准备情况,安岳鑫粮仓联合社负责人汤朝林清清楚楚。
对联合社流转的2万余亩土地,今年汤朝林准备作新的调整:种植常规水稻18000亩、有机水稻2000亩,其中有机水稻在去年的基础上增加了1000亩。目前,正在组织人员对育秧田进行整理,并对联合社46个专业合作社的所有成员农户进行种植技术、农机操作的培训,对所有的农业机械进行全面维修保养,确保水稻育苗、插播按农时有序推进。
乐至县宝林镇汪家院村5组村民黄荟铭流转土地40多亩。他告诉记者,目前他种植的10亩油菜长势喜人,油菜收割后,他将种植晚玉米,用于养殖土鸡土鸭。此外他种植的30多亩高品质蜜桃和李子,今年将开始挂果增收。现在,他春耕备种的农用物资准备充足,农时一到,将有序耕地播种。
农资供应充足保障有力
资阳城区和平路南段是零售种子、农药的集中区域,这里有十多家农用物资销售店。李姓店主告诉记者,春节过后,每天都有前来购买种子的村民,2月前以购买玉米种子为主,现在购买水稻种子的渐渐多了起来,每天都有好几十位村民前来购买。
截至目前,全市各县(区)根据农业生产的需求,及早抓好农资供应,指导农资企业和农资供应商做好物资储备和销售工作,保障了春耕所需的种子、化肥等农资充足。同时,精心组织“农资打假护耕”行动,开展种子、化肥、农药和农机市场的专项整治,指导农民科学选购农资。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说,全市已准备水稻良种116.38万公斤,玉米良种232.24万公斤,化肥33.15万吨,农药1305.82吨,农膜1805.5吨;已开展各类农用技术培训100余期,检修1986台拖拉机及其配套农具、27980台耕整机、1536台播种机和485台水稻插秧机,确保各类机具正常投入春耕生产;新增机电提灌站4座,累计修复改造提水设备1007台/8646千瓦,新增提水设备49台/340千瓦,动用提灌机械709台次/2.86万千瓦,提水1058万方,有效提升灌溉能力。
着力改良品种提升品质
让农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有质的提高,熊远都有着切身体会。
熊远都于2011年开始流转村民土地,2015年建成高标农田683亩,到目前,已流转大坪村11至20组村民土地达800余亩。“2015年以前,我种植的是传统玉米,卖不起价,除去农资和人工投入费用后,基本保本,没有赢利。”去年开始,他对产业进行了调整,种植糯玉米300多亩,其产值相当于传统玉米600亩。因此,他今年把糯玉米扩大到400多亩,还要在玉米地里套种南瓜,增加土地产出率。其余土地种植适时作物,保证土地不空隙、常产出,紧跟市场需求走,增加土地产值效益。
雁江区则着力改造柑橘老果园基地,通过嫁接换种建立示范区,带动全区柑橘产业升级换代。目前,全区各主产镇乡,都建立了形式各一的蜜柑专业合作社,以“蜜柑八改”为抓手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如火如荼。此外,该区祥符镇的西瓜品种嫁接改良也成为资阳市探索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示范。
据了解,时下,资阳市各县(区)正根据本地实际和市场需求,利用春耕有利时节,积极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工作重点,稳粮、优经、扩饲,着力压减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拓展特色高效供给,力争种植业结构调整取得新突破。今年,全市优质稻种植面积预计达74万亩,将打造国标二级优质稻品种示范基地10万亩、青贮饲用玉米基地10万亩、加快建设专用红薯示范基地,发展优质柠檬出口基地15万亩。优化蔬菜品种结构,着力建设蔬菜新品种展示园。
新闻推荐
乐至劳动镇闲宁村游客接待中心。实习记者秦建华摄□王伟本报记者孙正良高寺镇空旷的土地上,20多位村民辛勤劳作,有的抡起锄头打窝,有的躬身覆土栽苗;劳动镇陈毅故居,停车场里挤满了小车,干净整...
乐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乐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