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乐至县凉水乡在20个村开办“农民夜校”,并将其作为对贫困群众“扶智、扶志”教育的重要抓手,让广大贫困群众和党员干部在课堂学知识、实地练技术、课外见效益,为脱贫攻坚、致富奔小康注入了新的活力。
突出特点,着力精选师资。该乡“农民夜校”教师采取自下而上、层层选拔方式,从熟悉政策法规、掌握专业技能、工作经验丰富的基层干部、“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优秀村干部、农村致富能手中选聘师资人选。通过自愿申请、单位推荐、组织审核三项程序,全乡共聘用入库师资121名。
量体裁衣,着力打造精品。为增强夜校的吸引力、有效性和实用性,在课程设置上立足农村发展和农民、特别是贫困户需求,量体裁衣、定单培训。在夜校开课前,各村支部采取进村入户面对面、院坝会、电话、短信询访等方式,广泛征集贫困村民所想所盼,根据多数村民的意见为他们量身定制培训内容。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的参与意识,激发群众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实现***。
灵活教学,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充分整合特色产业发展、远程教育、农家书屋等资源,推行“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模式,综合运用院坝教学、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把农民夜校办到农户院坝、田间地头。领导讲党课、干部讲政策、专家讲技术、先进讲典型、群众讲感受,以“农民夜校”为平台,积极开展政策宣讲、技能培训、创业谋划等培训,“农民夜校”已成为培养有文化、懂技术、明法理、守纪律的新型农民的重要平台。
典型引导,着力村民思想转变。金光村5组贫困党员刘明坤通过上夜校,黑山羊养殖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金光村1组村民蔡其龙带头搞好环境卫生,“洁美家庭”评比获特等奖,授“五星”家庭称号……参加夜校培训的村民不仅了解了政策,掌握了技能,还懂得了文明礼仪。
目前,凉水乡20个村“农民夜校”共开课160余次,累计课时480余学时,培训贫困户和其他群众4000余人次。吕仕国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宋道辉)“你们供电公司强拆变压器,断了500户业主的生活用电,今天必须给我们一个说法。”3月22日,国网乐至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接到乐至县鑫鹏国际小区居民的投诉电话。乐至县供电公司营销部...
乐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乐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