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干部职工分7个走访小组,前往乐至县凉水乡灶王庙村、三河咀村开展“大走访”活动。各小组队员深入田间地头、老百姓的房前屋后,带着政策、带着问题、带着感情、带着责任,与群众面对面沟通交流,把关怀温暖带下去,把群众诉求带上来,把发展思路弄清楚,用心用情补好农村发展的短板。
走起来 面对面交心听民意
此次大走访活动中,7个小组分头行动,到灶王庙村和三河咀村各家各户串门,近距离了解农村现状、倾听农民心声,了解群众诉求和意见建议,填写大走访纪实表,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建立问题台账,实行销号式管理。单位可以自行解决的问题立即进行解决,不能立即解决的问题及时交乡镇或市、县社会评价领导小组办公室处理;问题办理情况在15日内进行反馈,办结后进行销号;对因政策、法规限制不能解决的问题,悉心向群众解释说明原因。
“没有技术,就种庄稼靠天吃饭,可天这么干着不下雨,我们只能干着急,希望政府能早点帮我们村搞好蓄水工程。”灶王庙村的村民向前来走访的小组成员反映村里缺水的窘境,走访小组成员事无巨细地悉数记录在走访台账上。
“毗河引水工程正在建设中,等到工程完工,生产生活用水就不成问题了。”工作人员耐心向村民解释。看到困扰大家多时的问题有人帮忙奔走解决,村民们感动不已。
动起来 刻不容缓解难题
“我们家的房子被地震震了些裂口,想修整一下,又怕钱不够。”三河咀村9组村民李玖富因住在破烂的房子里苦闷不堪。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走访小组立即与当地相关部门联系,尽快对李玖富的房屋情况进行评估,并及时协助他进行危房改造的审核工作,尽快助其解决住房问题。
“最困难的人,是连走出去反映自己困难的能力都没有的人,所以,我们的干部职工更应该走下去,贴近群众听一听他们的困苦。”负责大走访督察工作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大走访,不光是察民情、暖民心,了解问题,还要帮民富、解民忧,解决问题,如果光走访不解决问题,时间一长,老百姓可能就不信你了。要‘身到\’‘心到\’,带着感情走、带着担当访。”
不搞“蜻蜓点水”“走马观花”,而是“放下架子”“扑下身子”,不光看“门面”和“窗口”,更看“后院”和“角落”,才能走到村民的心坎里。
据了解,此次活动中,市住建局全体干部职工到贫困户家中“认亲”,开展结对帮扶工作,共走访村民420多户,收集意见建议50余条。在大走访的同时,市住建局还为三河咀村的贫困户们送上鸡苗鸭仔和乳羊等帮扶物资,为他们带去产业脱贫的源动力。
新闻推荐
□本报记者朱涛在乐至县劳动镇旧居村,居住着一支陈氏后人。翻开族谱,里面记载了陈姓和祖的十六代孙尧钦、尧镜、尧铭三兄弟携家眷翻山越岭,从湖南省迁徙至四川省境内,其中尧镜一支来到了乐至...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