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经济日报资阳讯 (王伟记者 汤斌)近日,记者走进乐至县放生乡青海寺村,沿着一条蜿蜒的乡村小路,远远就能看见坐落在半山腰上,贫困户李元恺的家和羊舍。
现年44岁的李元恺是该村7组的村民,三年前在工地打工的他,因事故造成腰、腿等多处骨折,从此不能做重活,丧失了在外继续工作的能力。回到家中,眼瞧着一家老小没了可靠收入,加之昂贵的后期治疗费用,李元恺是心急如焚。
“当时真的是太困难了,家里有长期患病的老母亲,还有三个需要照顾的小孩。”说起当时的难处,李元恺仍然记忆犹新。
为了摘掉这顶“穷帽子”,让一家人过上好日子,李元恺在羊身上打起了主意,念上了“羊经”发起了“羊财”。2014年,在亲戚朋友的支持下,李元恺东拼西凑了2万多元,修起了羊舍,开垦了20多亩撂荒地,买了20多头母羊,开始了自己的“羊倌梦”。
“刚开始真是啥子都不懂,都要现学,多亏了我们乡上的畜牧干部指导。”李元恺感激地说。在创业初期,他一边与有经验的养羊户交流,一边从网络、书籍上学习养羊技术。如何防疫,如何护理羊羔,如何优质配种……在当地政府干部的帮助下,经过自己不断学习摸索,李元恺终于成功掌握了一套适合自己发展的养羊致富的新路子。
“我们的羊全是放养,吃的都是鲜草,肉质好,不愁销。”看着自己的羊群一天天壮大,李元恺信心满满地说,“通过自繁自养,我现在已经有120多只羊了,年底又有20多只可以卖了,大概能赚2万多元。”
看着养羊事业发展得如此顺利,李元恺又有了新的规划。今年,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他又新建了300平方米的羊舍,修建了4口沼气池,养起了20来头跑山猪,一个初具规模的生态牧养场正逐步在我们眼前浮现。
如今,李元恺成了当地的致富能手,周边不少村民都慕名前来参观学习,交流致富经验。“老李的确是个养殖好手,我们给羊配种或羊有啥问题都来找他帮忙,他也很热心地给我们讲。”该村6组的养羊户杨成贵乐呵呵地说。
“我们正打算成立养羊合作社,把周边有意愿的村民都联合起来,现在已有13户决定加入,其中一半以上都是贫困户。”谈及未来的规划,李元恺信心满满地说,只要敢干、肯干,就不怕甩不掉这顶“穷帽子”,同时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带动更多的村民走上脱贫致富路。
新闻推荐
“长短”结合 鼓起贫困百姓钱袋子 ——记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资阳市总工会办公室主任陈斌
5月10日,乐至县盛池乡短沟村村民王中培得知自己的住房帮扶款获批后,立即给短沟村第一书记陈斌打来电话,对他一直以来的帮助和关心表示感谢。2016年国庆节期间,因火灾烧毁房屋,王中培一家陷入了困境。...
乐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乐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