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孝军蒋海军罗艳平
8月19日凌晨,乐至县接到中央环保督察组转办的关于“天池镇天空城小区高层住户饮用水水质差”信访件后,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核实处理。
经核查,该小区自来水中未发现有杂物、异味等问题,取样的各项检测结果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对查实的“该小区两套二次供水设备稳流罐启用至今未清洗消毒”问题,自来水公司当即对设备彻底清洗、消毒和维护,并责成小区物业严格执行二次供水设备相关维护规定。同时,相关部门还对城区38套罐式无负压二次供水设备进行了拉网式排查、清理,以确保居民饮用水安全。
近年来,为确保城区62500余户居民喝上放心水,乐至在饮用水的保护上做了大量文章。
科学规划
合理选择饮用水源
今年7月底,乐至投资700万元新建的八角庙水库取水口正式投入运行,提水流量可达500立方/小时。
“该水库原取水口有道路穿越、水体交换慢、水质不稳定等问题。”乐至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乐至原有八角庙、杨家桥水库两处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经过细致调研,排查出了八角庙水库取水口设置不合理、杨家桥水库库容小、县城无备用水源等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在规划方面的隐患。
为此,乐至下大力气对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重新进行了科学规划。县级建立了饮用水保护联系会议制度,专题集中研究解决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邀请专家进行技术分析,科学选择饮用水水源地,合理区划饮用水源保护区并设置保护标志、隔离设施等;出台了“县饮用水源污染防治规划”“县集中式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房屋搬迁补偿安置办法”“一级保护区违规建筑拆迁方案”等。
通过专家调研比选,确定十里河水库取代杨家桥水库作为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同时,拟投资3000万元,力争2018年前将棉花沟水库建成城区饮用水备用水库并投运。
“建成后,将完全满足我县城区居民饮用水供应。”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标本兼治
提高水源净化能力
“大爷,不要让家里的鹅跑到库区去了哦。”连日来,八角庙水库管理站组织人员对水库一、二级保护区是否存在畜禽养殖进行排查,同时对集雨区群众散养小家禽如何管理进行宣传。
“我们采取例行检查、突击检查、夜间巡查等形式,开展畜禽养殖等行业的环境风险排查,从源头上防范集中式饮用水源环境风险。”管理站工作人员介绍说。
为保护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乐至双管齐下,标本兼治。一方面,依法拆除一级保护区违章建筑,清理一、二级保护区排污口,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和城乡生活污染,优先开展水源地周边村庄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切断污染源头。
另一方面,加强生态治理,通过科学论证,合理放养滤食性鱼类,对库区内的天然养殖进行鱼类品种结构优化;加大对水库底泥疏浚,有效控制内源性污染;加快生态保护措施,在水库集雨区建设水源涵养林、护岸林和人工湿地等,提高饮用水源净化能力。
(下转二版)(上接一版)
强化监测
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在十里河水库取水口管理站监控室,通过监控摄像头,取水口周边的实时情况一目了然。
“通过技术手段,我们有了监测水质变化的‘火眼金睛\’。”县水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为随时掌握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该县增加资金投入,配置了视频监控设备,并将安装饮用水源综合毒性及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完善中控实验室建设,加强水质监测频次。
同时,为应对突发环境事件,该县建立了县、乡镇、水厂三级应急响应机制,制定了应急处置预案,积极开展应急演练;设立了应急物资仓库,储备了活性炭、碳酸钙等水处理药剂和相关应急处置设备。
“通过人工调水、取水口互相切换供水等措施,我们完全有能力确保在饮用水水源地发生意外情况时保障供水安全。”该县第二自来水厂负责人说。
新闻推荐
□姚洪双70年代,10元钱可以买大米50斤,买猪肉10斤;80年代,10元钱可以请两个朋友到饭店吃一顿,而且有酒有菜;90年代,10元钱到菜市,也能荤素搭配买上好几个菜;现在,10元钱在成都买不到一个盒饭。而1983年的16...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