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乐至新闻 > 正文

脱贫攻坚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资阳之路”

来源:资阳日报 2017-10-16 07:38   https://www.yybnet.net/

产业扶贫增强脱贫信心(资料图片)。本报记者 朱涛 摄脱贫攻坚让贫困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充满信心(资料图片)。通村、通组公路建设为脱贫攻坚提供有力保障(资料图片)。□本报记者黄志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蹲点督导到驻村帮扶,从医疗扶贫到产业帮扶,从基础建设到金融支持,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脱贫攻坚工作部署,以改革创新破解脱贫攻坚难题,既完成规定动作,又不断探索创新,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强化责任

14653名干部联系贫困户4.55万户

去年,乐至县中和场镇江家湾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秦辉明,在乐至县检察院帮扶工作组和镇村干部的帮助下,养了14头黑山羊,种植了10余亩青脆李。现在,秦辉明的年收入增加到了2万余元,还盖了新房,他对未来生活充满了信心。安岳县合义乡东冲村地处资阳与重庆交界处,是资阳市最偏远的贫困村,该村现有贫困户81户、266人。“太远了,单边跑下来都要近3个小时。”机关干部李森说,接到帮扶东冲村的脱贫攻坚任务后,他心里始终牵挂着这里的贫困群众,这份责任将延续到贫困村退出、贫困户脱贫。

据统计,近年来,全市31名市级领导、103名县区级领导、429个部门联系帮扶280个贫困村;14653名干部联系贫困户4.55万户,组建驻村工作组280个,选派农技员339名,选派280名干部任第一书记。今年4月,向有20户以上贫困户的非贫困村选派第一书记479名,向有贫困户的非贫困村选派农业技术巡回服务小组139个628人,采取“一帮几”方式为21812户非贫困村贫困户选派7322名帮扶责任人。

创新机制

建立救治救助、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机制

近年来,资阳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因病致贫医疗救治救助工作的实施意见》,对因病致贫贫困户实行“一减免四保险一救助两基金”梯次保障政策,建立对贫困人口全域全程包干治疗的救治救助机制,将全市截至2015年底的未脱贫人口和农村低保人口全部纳入医疗救治救助保障。2016年9月以来,全市保障对象住院131435人次,发生医疗费用4.15亿元,个人自付1056.56万元、自付比例为2.55%。

此外,全市将特殊疾病和单病种门诊合规医疗费用视同住院费纳入报销范围,重大疾病县域外就医费用个人支付部分由医药爱心基金和重大慈善救助基金兜底解决,贫困孕产妇住院分娩全免费,确保政策措施符合脱贫攻坚工作实际。

在产业扶贫方面,由各县(区)建立起了从市到县(区)、到乡镇、到贫困村、到贫困户完整的产业扶贫规划体系,通过多种模式发展特色产业,推进规模发展助力脱贫致富。截至去年底,全市82个贫困村引进和培育涉农企业1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86个,带动贫困村发展柠檬、蜜柑、山羊等特色产业,退出村村集体经济收入人均达6元以上。

在就业扶贫方面,全市84708名贫困家庭劳动力中,实现就业人数达78841人,对30882个贫困劳动力进行了帮扶。

一线督导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严格考核

2016—2017年,由35名市级领导、84名县(区)领导带队,183个市、县(区)级部门参加组成的督导组,对162个贫困村进行了4次蹲点调研督导。督导组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目标要求和当年要完成的脱贫任务,重点就贫困村脱贫规划落实情况、年度减贫任务完成情况、“四个一批”帮扶措施落实情况以及贫困户“五个一”帮扶责任落实情况进行了蹲点调研督导。督导组深入一线,走村入户,通过实地查看、听取介绍、查阅资料、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边督导边调研,既问责又问计,发现问题就解决问题,为全市全年脱贫攻坚的目标任务完成起到了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5年来,资阳市积极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脱贫攻坚的“资阳之路”,聚焦“六个精准”,按照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和“四个好”标准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卓有成效,2015年和2016年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2017年拟退出贫困村整村推进有序、4.4万贫困人口已达到脱贫标准,将全面完成今年目标任务。

当前,全市干部群众正信心百倍地朝着2018年退出贫困村81个、脱贫4.4万人,2019—2020年,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的目标坚定前行。

数读脱贫攻坚

2013年底,全市有贫困村325个、贫困人口23.6万人。2014—2015年,全市启动脱贫攻坚工作,退出贫困村82个、脱贫9.7万人。2016年,全市退出贫困村82个,脱贫5万人。经“回头看”和动态调整,2016年底全市有贫困村161个,贫困人口9.2万人。

2015年实施37个贫困村的扶贫项目建设。项目总投资1.84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0.49亿元、市县财政配套资金0.41亿元、整合涉农资金0.3亿元、农民自筹资金0.56亿元、其它资金0.08亿元。建设水泥路99.19公里、蓄水池98口、调整结构(核桃、柠檬、蔬菜等)8966亩。

2016年,全市共投入各类资金3.11亿元,用于82个贫困村和5万余贫困人口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住房改造、低保兜底和医疗救助等项目。82个村全部实现了通水泥路、有通信网络、有文化室、有卫生室、村集体经济收入达标。5万余贫困人口达到了“两不愁、三保障”、“三有”的标准。全市建设村组道路328公里,建设水利设施225处,提档升级或新建村卫生室82个、文化活动场所82个,完成易地扶贫搬迁293户833人、农村危旧房改造5335户任务,各县(区)共投入1360万元建立了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基金,提升了充分运用扶贫信贷政策帮助脱贫的能力。

2017年全市脱贫攻坚预计年度总投入11.8亿元。市、县(区)财政安排专项扶贫资金3.4亿元,同比增长133.2%。截至目前,80个贫困村村实现集体经济组织全履盖。在全部贫困村建立农民夜校。建成通村、通组公路274.07公里,建成村卫生室73个、村文化室76个,解决7225名贫困人口饮水安全问题。100%完成1957人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房屋主体工程建设任务,完成3802户农村危房改造任务。实现11.60万医疗救助对象住院费用“微支付”。

新闻推荐

强化责任担当 助推脱贫攻坚——记市人大代表吴国舟

□本报记者黄建伟连日来,雁江区中天镇联合村的颜鲁国、宋景荣等5名“五保”老人很是兴奋,他们即将入住村里新建成的5间爱心公寓。为帮扶村的“五保”老人改善居住条件,仅是市人大代表、乐至县卫计局...

乐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乐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 脱贫攻坚 以改革创新精神开拓“资阳之路”)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