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产业转移鞋企开始生产。
资阳参加2017成都国际旅游展。
中国牙谷首家企业试生产。
华西医院专家在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坐诊。
毗河供水工程南塔隧洞顺利贯通。
资阳承办四川省三十二届老年人网球比赛。□本报记者蒲敏
2016年9月26日,成都资阳签署《成都市人民政府资阳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成都市龙泉驿区、武侯区、双流区分别与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签订区域合作协议,约定:在交通、水利、教育、医疗、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全面加强对接融合,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
市第四次党代会、市委四届二次全会对加快推进成资一体化作出了全面部署;2017年3月,成都、资阳两市首批69名互派挂职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履职……一年多来,成资两市务实合作,推动“成资一体化”发展迈上快车道。
截至2017年12月,成资两市确定的167项合作事项中,市级层面已启动75项,县级层面已启动76项。成资一体化各项工作正按时序加快推进,并在规划一体、基础设施一体、产业布局一体、公共服务一体、生态建设一体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起笔成资顺势手牵手
2016年,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鲜明提出要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这是一盘做大区域经济总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发展城市群和经济区的大棋。在此背景下,省委要求首先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发展。
资阳作为成都平原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加强成都资阳全面合作、加快成资紧密融合、推进一体化发展成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的具体实践,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6年9月26日,《成都市人民政府资阳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签署,成都市龙泉驿区、武侯区、双流区分别与资阳市雁江区、安岳县、乐至县签订区域合作协议,约定:在交通、水利、教育、医疗、文化和旅游等方面全面加强对接融合,加快一体化发展进程。
大势所趋,战略所谋。“成资一体化”发展,与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成渝经济区”建设,“成都东进”战略高度契合。资阳作为众多发展战略中的元素,通过“成资一体”贯彻省委重要决策部署,服务国家战略,成为实现发展新跨越的重大机遇。为此,市第四次党代会将其确定为资阳市“一号工程”。
2017年3月,成都、资阳两市首批69名互派挂职干部全部到岗到位履职。4月,两市联合印发《成资一体化发展实施方案》及《重大项目及事项责任分工表》,确定合作项目事项167项,其中市级层面85项,县级层面82项。
推进一体发展成效显
2017年,成都发往安岳的组团游增长了50%左右,自驾游增长了40%左右;
2017年,一大批来自华西医院、省医院的专家定期到资阳各大医院坐诊,让资阳人民真正体验到成资一体化带来的便捷和福音;
2017年,资阳市成功承办全省第四届中小学青年教师教学竞赛;成功承办全省第三届中型城市网球团体赛;成功举办全国气排球邀请赛;
2017年,资阳市对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和成都、重庆有关方面,为了打通“资阳—成都天府国际机场”15分钟交通圈,为了打通快速便捷的“成都通道”进入成都半小时圈,为了打通高效顺畅的“重庆通道”、建设连接天府新区和两江新区的便捷通道形成“资渝1小时经济圈”;
旅游产业成资一体化,卫生事业成资一体化,教体事业成资一体化,交通事业成资一体化……这些都还仅仅是资阳发展新动能的冰山一角。
截至2017年12月,成都资阳确定的167项合作事项中,市级层面已启动75项,县级层面已启动76项。成资一体化各项工作正按时序加快推进,并在规划一体、基础设施一体、产业布局一体、公共服务一体、生态建设一体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果。
发展规划一体化“绘”好未来。2017年,在推进成资一体化工作中,资阳市突出规划引领理念,先后组织人员到成都西南财经大学、杭州浙江大学进行规划相关专题培训,编制的《成资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初步成果。
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同行。2017年底,成安渝高速公路全线通车、蓉昆高铁即将落地、成资渝高速公路进入实质建设阶段;轨道交通资阳线项目正在按程序审批;成资大道项目明确由成都、资阳共同出资,按照城市道路标准建设,预计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步建成。水利方面:毗河供水一期、二期工程顺利推进,张老饮水工程项目完成多轮对接,计划采用南线全管道方案,由省、成都市、资阳市按照2:6:2的比例分担工程项目投资,计划在2018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产业一体化布局成型。资阳与成都先后签订投资促进、旅游产业等16项一体化发展协议。积极推进临空经济区成都资阳两片区协作配合,编制形成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初步方案;加快打造中韩创新创业园口腔装备材料“一基地五中心”,已签约博恩登特、华光华创等30家配套口腔企业;400余个成都产业转移工业项目与资阳达成转移意向,计划总投资约40亿元,目前已有88家成都制鞋企业入驻安岳、乐至制鞋产业园;成资两市启动打造的“3+3”旅游联盟成效显著。突出产业支撑,已经成为成资一体化发展的新动能。
公共服务一体化共建共享。天立国际旗舰学校、四川中医药健康职业学院落户雁江,资阳师范校等5所学校与成都对口学校签订教学合作协议,正在筹建的成都农林科学院资阳分院,乐至县博骏公学项目签约乐至;雁江区中医医院等4所医院与成都对口医院基本实现联网即时结算,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信息实现互联互通互享。2017年,成资一体化在公共服务方面逐步实现共建共享,群众在医疗、教育、旅游等方面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实惠和便捷。
生态建设一体化卓有成效。2017年,成资两市还签订了《成资环保合作框架协议》,突出绿色发展。两地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测监察应急和老鹰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有序。
展望抓机遇乘势前行
2017年,成资一体化发展阶段性成绩有目共睹。2018年,两市互融发展的探索还会更深入。
2017年12月,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了全面创新改革、天府新区建设、天府国际机场和国际空港新城建设、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四项重点工程”。成都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提出,全面增强城市能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实施主体功能区发展战略,推动形成“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的空间功能布局,高起点规划东部区域,开辟城市永续发展新空间,高水平发展南部区域,打造区域创新发展新引擎。其中,各项重大决策部署均与资阳息息相关、联系紧密,必将引领成资一体化加快发展,激活资阳发展新动能,推动资阳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刚刚召开的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强调,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繁荣怡然资阳,必须突出抓好成资一体化等五项工程。全会指出,推进成资一体化是省委省政府支持资阳蓄势更大发展的战略举措,对于塑造资阳跨越发展新动力引擎、推动成都平原经济区一体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坚持统筹协调、全面合作、共建共享理念,充分发挥省委省政府支持资阳发展政策作用,自觉全面服务成都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积极承接非省会城市功能疏解,突出发展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五个一体化”,全力推进轨道交通资阳线、成资大道、“张老引水”等标志性工程,努力打造与成都融合发展的紧密型卫星城。
记者从资阳有关部门了解到,2018年,资阳将紧紧把握住机会,深入研究《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对《成资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进行再修订、再完善,推动《成资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与《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无缝衔接,全力争取成都新一轮区域空间战略布局更多向资阳主城区延伸。
新的一年,资阳已经积极做好准备,抢抓机遇,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务实推动成资一体化发展取得新突破、跃上新台阶。
成资一体化阶段性成果
发展规划一体化
●《成资一体化发展战略规划》形成初步成果
基础设施一体化
●成安渝高速全线通车
●成资渝高速进入实质建设阶段
●成资大道项目明确由成都、资阳共同出资建设,预计与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同步建成
●轨道交通资阳线项目正按程序审批
●张老饮水工程计划在2018年6月底前开工建设
产业一体化
●签订投资促进、旅游产业等16项一体化发展协议
●编制形成复制推广自贸区政策初步方案
●中国牙谷签约30家配套口腔企业
●88家成都制鞋企业入驻安岳、乐至制鞋产业园
公共服务一体化
●5所学校与成都对口学校签订教学合作协议
●4所医院与成都对口医院基本实现联网即时结算
生态建设一体化
●签订了《成资环保合作框架协议》
●水环境治理、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环境监测监察应急和老鹰水库饮用水源保护等方面的工作推进有序
新闻推荐
□张虎刘孝军伴随着冬至的到来,寒意渐行渐浓。近日,乐至县蟠龙镇湾塘河村贫困村民张学海家中,却涌动着浓浓的暖意。“这被子安逸,摸起来又暖和又舒服。”张学海笑呵呵地抱着该镇工作人员为他送来的过...
乐至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乐至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