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杨家在建的两层小楼。□本报记者李远雄
若非亲眼所见,记者怎么也不相信,眼前这栋即将完工的两层小洋楼,会是杨均家的。
杨均已年过六旬,家住乐至县龙门乡金鼓村。三年前大春生产季节,记者来到他家时,杨家人正在为一年的生计发愁:小女儿在乐至县城一所中学上学,虽然基本的学费已经凑够,但每月的生活费对老杨来说并不容易;妻子患糖尿病,每个月的药费开支,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大春伊始,全年的种子、化肥等农用物资也等着老杨在街上采购……
两年前,也是春节前两天,记者再次来到老杨家,同院的邻居正围坐在老杨的院坝里,说着家长里短。借着脱贫攻坚的春风,老杨家的羊圈里养起了10来只黑山羊,鸡舍里还剩着7、8只大公鸡。
“今年的收成还不错!”老杨乐呵呵地告诉记者,乐至县总工会开展的“幸福喜羊羊”帮扶活动,为老杨送来三只黑山羊,省高级人民法院也给他送来三只黑山羊和一些鸡仔,村里还为他申请了1万元的扶贫周转金。老杨凭着自己养羊的经验,加上龙门乡黑山羊养殖龙头企业——大自然农牧公司上门为他进行技术指导,让他家的黑山羊由最初的不到十只,发展到最多时存栏三十多只。鸡养大出栏上市,镇村干部帮着联系买家,黑山羊也卖了个好价钱,这一年,老杨算是过了一个富足的春节。
2018年春节前两天,记者再次来到金鼓村。隔着老远,老杨一眼就认出记者,拉着记者的手来到他家即将完工的小洋楼前,一脸的激动。“房屋的主体工程已经基本完成,就等粉墙和装修了。”杨均满心欢喜地告诉记者,“开年之后应该就能搬进新家咯!”
2017年,当地政府为改善村民生活居住条件,通过实施“土地双挂钩”项目,将部分村民的旧房拆除,集中兴建聚居点,杨均家的房屋也在其中,这让老杨喜出望外。
***的政策帮助老杨成功脱贫,此外,他还帮着村里引进的业主管理着150余亩的莲藕种植基地,一年下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一家人的日子越来越好过,老杨对未来也满怀憧憬:“再辛苦两年,攒点钱去买个农保,买贵点的,等以后有钱了还是到外面去旅游一下,到处看看嘛!”
“现在的政策好了,日子也是越过越舒坦了!”老杨相信,只要有勤劳的双手,真心跟着党走,未来的日子肯定会越来越好。
新闻推荐
陈毅故里管理局局长自荐:三年500万人次造访 这里是“红色地标”
陈毅故里管理局局长自荐:乐至县陈毅故居。“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这首脍炙人口的《梅岭三章》之一,如今读来仍可感受到陈毅元帅献身革命的决心和矢...
乐至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乐至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