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执法公开网上晒,好做法缘何遭冷?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2-26 17:20   https://www.yybnet.net/

四川省公安机关积极探索网络执法公开,但“明星项目”遭遇成长的“烦恼”——

2月25日一大早,资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谢芳像往常一样登录资阳市公安门户网站,又一次打开“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无果。

2010年下半年,为推进资阳市公安执法公开,谢芳亲自参与、见证了这个系统的设计和筹建。如今,这个“明星项目”因为技术原因经常无法使用。更让她不解的是,作为全省第一个提供刑事案件查询的网络平台,运行两年多,访问和使用量远低于预期。

从2013年起,《公安机关执法公开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正式施行,这是我国第一部全面规范公安机关执法公开的规范性文件。《规定》要求各级公安机关逐步推进行政许可、非行政许可审批、备案类事项网上公开办理,提供网上咨询、预约、申请、受理、查询等服务。

然而,四川省公安在探索“执法公开网上晒”的过程中,像资阳这样的探索,好做法缘何遇冷?原因何在?从资阳公安的“烦恼”中能够汲取哪些有益经验?近日,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本报记者 陈俊

现象:

“明星项目”遭冷遇

系统曾获省级奖励,但系统运行两年多,群众总共点击查询数只有3900多次,服务对象多数从不登录使用

作为推进执法公开的重要举措,四川省绝大多数市(州)县公安机关和警种都建立了门户网站,在诸多创新中,资阳公安的身影尤为显眼,在四川省第一个“吃螃蟹”,其在该市公安门户网站上开设“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成为获得省级奖项的“明星项目”。

“实践中,我们发现受到不法侵害的群众向公安机关报案后,对公安机关是否破案不了解。群众特别是受害者很希望公安机关能公开办案流程。”谢芳回忆,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支队当时还没有思路。

2010年3月,在一次省外考察时,考察人员惊喜地发现了阳光警务执法监督系统,当地群众可通过遍布街头的阳光警务查询监督系统终端机或公众信息网,查询刑事案件的办理进程。回到资阳,这种外地经验很快被引进。通过5个月的技术攻关,“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出炉了。系统开通当日,公安局还在《资阳日报》和互联网媒体上进行宣传报道。

“那时我们对系统期待很高,预计上线后会有比较大的反响。”资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吴放讴回忆。

赵女士就是系统的受益人之一。其弟弟在资阳工作,去年被一群陌生人殴打致三级伤残。无法经常到资阳了解破案进度,人在广州的赵女士很是着急,幸好有了“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通过网络,人在远方的我就能知道案子进行到哪个阶段了,抓没抓到坏人。”赵女士觉得这个系统帮了她大忙。

但是,更多的“赵女士”却并未选择摁下鼠标。

系统运行两年多,群众总共点击查询数只有3900多次。即使按照每件案子查一次来计算,查询数也不到该市这期间刑事案件立案总数的两成。“我们的服务对象,多数从不登录使用。”吴放讴言词间充满了遗憾,绝大多数的群众选择了打电话或到派出所咨询等传统方式。

析因:

“信息简单”成瓶颈

当初预测系统会有很高人气,但因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案件侦办中”等简单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当事者的信息需求

备受期待的好做法遭遇群众冷待,原因何在?

记者调查发现,该平台在信息更新速度、功能设计等方面并不存在很大问题。在信息更新速度方面,资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安排专人,负责24小时之内提取全市刑事案件立破案数据并及时更新到“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数据库。在服务功能设计上,除了案件办理信息查询,群众还可投诉、提供建议意见和案件线索。2年多,通过系统收到群众反馈的各类意见和建议500多条,对案件侦办起重要作用的有近60条。

到底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记者在系统查询信息显示的案件办理“当前环节”一栏看到,刑侦民警只输入了“案件侦办中”、“案件侦办终结”等基本信息。而关于案件办理更为详细具体的信息并未提供。赵女士也告诉记者,单单是网上这些简单信息,还不足以满足她的了解需求。“刑事案件对受害者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了重大影响。当事者对案件办理进展很关注。”吴放讴告诉记者,这是他们当初预测系统会有高人气的原因。然而,记者发现,正因为刑事案件的特殊性,如此简单的信息远远不能满足当事者的需求。

“一个刑事案件从立案到破案,持续几个月很正常。这期间,反映在查询系统上的只有‘侦办中\’这三个字,心急的受害者又怎么会满足于在电脑前守着这些简单的信息?”一位刑警的话点出了群众冷待的根本原因。

此外,宣传力度和技术保障也有待加强。记者在资阳市街头随机采访了15位市民,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个系统。据了解,除了系统开通之日进行过短篇幅的报道,在接下来的2年中,该系统几乎没有进行过任何推广。而“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的栏目名,虽然还赫然存在于该市公安官网上,但是经常无法打开。“因为提供技术支撑的公司被其他公司收购,系统常常不稳定。”谢芳表示很无奈。

群众的需求难以满足,时间一长,群众也只能对“明星项目”说“不”。

对策:

转变思路是关键

网络平台只有与网友搭建起信任关系才会经常使用,同时要重视探索网络媒介的规律,在设计项目之前多做用户调查

类似的烦恼,其实也是四川省探索公安执法网络公开之路上遇到诸多烦恼中的一个。记者在浏览四川省各市州的公安网站时发现,网站制作得更为精美,服务项目越来越多,但点击率和预想的还有差距。

在公安机关执法公开中,如何让网络“热”起来?

资阳市公安局警务指挥中心综合处副处长曾祥林,参与了资阳公安官网的建设。官网从2010年建立至今,有300多万次的访问量。他告诉记者,咨询投诉、便民业务办理和办事指南等和群众利益紧密相关的板块人气最高。“与新闻网站不同,会点击公安网络平台的群众多数有明确需求。网友只有和平台成功搭建起信任关系,才会经常使用。如果群众的需求没有被很好地满足或诉求没有得到回应,他们很可能从此就抛弃这个平台,而选择互动效果更好的渠道。”曾祥林说。“创新之举需要继续鼓励,但要重视探索网络媒介的规律。”省社会科学院新闻传播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立伟建议,公安机关在设计网络项目之前,应多做用户调查,在了解网民需求的基础上改进传播内容,使之更有针对性,避免自娱自乐。

“同时要注重通过与传统媒体互动,提升网络媒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张立伟介绍,美国等西方国家的调查表明,网络只覆盖60%~75%的人口,还有近20%的网友弃网。

他认为,“多数群众使用网络获得娱乐、八卦消息。但大事还要看报纸、看电视和听广播。从网上得到的消息,要到传统媒体来证实,这种现象将长期存在。公安机关唯有把网络和传统媒体联合使用,才能让自己的信息覆盖到大多数人并入耳入心。”

同步播报

今年四川省将打造多功能网上公安机关

本报讯(记者 陈俊)记者近日从省公安厅获悉,今年四川省将着手打造一个集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办事服务、交流互动、信息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公安机关,不断拓展群众网上办事和警民交流的渠道。

在近日召开的全省公安局(处)长会议上,提升网上服务和信息公开能力被确立为今年四川省公安重点工作之一。省公安厅要求各级公安机关继续完善网上服务,创新服务方式,大力推行网上受理、网上审批、网上办公,简化办事程序,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尤其是各市州公安机关要办好自己的门户网站,省公安厅将出台具体措施保证落实到位。

与此同时,记者了解到,一些市州公安机关已经率先迈出步伐。资阳市公安局法制支队副支队长黄彦告诉记者,资阳公安局计划在今年推出执法回告制度,目前,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根据规定,包括接处警情况,刑事案件、行政案件办理情况,行政许可、信访事项办理,交通事故处理情况等信息,执法单位及其所属警察在履职过程中,必须主动向相关人员告知或反馈有关案件事件办理、查处等信息。回告信息将及时纳入该市的警务综合应用平台,回告执行情况将实行监督检查和严格考核。据悉,此举在四川省地方公安机关中尚属首创。

短评

转变思路 把好事办在群众心坎上

□王欢

无论如何,资阳公安在全省第一个建立“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为刑事案件的受害者提供便捷查询服务的探索,值得称赞。

然而,好的愿望是否一定有好的结果,又是另外一回事。运行两年多来,当初有很高预期的系统,总共点击查询数只有3900多次。其遭遇冷的事实不容回避,更值得深思,也为其他地方和部门推进政务公开、建设服务型政府带来启示。

古人云:“不患人之不知己,患不知人也”。资阳公安“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的运行状况,无疑印证了这个道理。政务公开、警务公开等便民措施要让老百姓感到方便快捷,绝不是相关部门“一厢情愿”甚至“拍脑门”的事。没有事前周详的民意调查,事中与群众贴心互动、真诚沟通,事后收集百姓意见加以完善,最终的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民众冷遇之、弃用之,全在情理之中。

好愿望没有好结果,折射出来的是相关部门服务思维还不到位的问题。在民众获取信息渠道日渐多元化的今天,如果相关部门不尊重传播规律,依然抱守“传者中心”的思想,意欲“我说什么你就听什么”,而不考虑群众的真实需求,那么,再好的想法,群众也会“用脚投票”或“用鼠标投票”的方式,表达自己的不如意情绪。

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总会有风险。资阳公安“刑事案件立破案查询”系统的处境,但愿只是阶段性的。今年,四川省将着手打造一个集政务公开、信息发布、办事服务、交流互动、信息采集等功能于一体的网上公安机关,拓展群众网上办事和警民交流的渠道。有了资阳公安的经验积累,相信只要以人为本,正视现实,转变思路,推陈出新,其他类似的网络平台,会把好事办在群众的心坎上,让“执法公开网上晒”真正成为群众的好帮手。

新闻推荐

成都城镇化质量居21位

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发布本报讯(记者万瑶)日前,《中国经济周刊》联合中国社科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发布《中国城镇化质量报告》,在该报告中,成都成为全省唯一进入前100强的城市,居21位。排名前五的城...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16市州共招录4000人2013-03-13 17:11
评论:(执法公开网上晒,好做法缘何遭冷?)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