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驻站记者眼中的新年关键词一跨进新年谋划各地重点工程

来源:四川日报 2013-02-17 17:24   https://www.yybnet.net/

驻站记者眼中的新年关键词(一)

跨进新年,谋划2013。各地重点工程、民生工程、新型城镇化建设、连片扶贫、农民增收等方面在去年稳步推进的基础上,今年又有何新的举措?驻站记者新春走基层,以亲历者和记录者的目光,注视着从城市到乡村,从园区到产业发展的深刻变化,提炼出他们眼中的关键词。“城与人”、“出与进”、“新与变”、“产与村”,这些简洁的关键词背后,融入的是各地经济建设中的巨大能量,以及奔向美好未来而描绘的蓝图。 ——编者

资阳因河而兴因人而和

□黄志禄 本报记者 刘宏顺

一线传真

“新房里过年就是美。”大年初一,资阳九曲河综合整治工程时代阳光小区居民罗桂群,一早就在家门口放起了鞭炮。

今年春节,九曲河迎来首批回家过年的返迁户,时代阳光安置小区500多户返迁居民要在这里的新居度过第一个春节。

为配合改造,像罗桂群这样的居民已经离家3年,为让返迁户重新感到家的温暖,资阳市住建部门颇花了些心思——小区大门和院内绿化树上挂满了灯笼、霓虹灯,“欢迎回家”等大幅标语比比皆是。

返迁居民唐素兰说,拆迁前在过道窄、拥挤的老房子里过年;租房过年时,氛围就更淡了,现在好了,新居小区节日氛围营造得浓,生活环境也变美了,“从此以后,再也不用搬来搬去的了”。

因河而兴、因河而荣,也许,资阳从没有像现在这样如此深刻地演绎着人与城的传奇。

贯穿全城的九曲河是资阳人的母亲河,多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步伐加快,城市人口急剧增加,逐渐发黑变脏。

2009年,资阳启动九曲河综合治理工程,沿线改造37个城中村、67个棚户区,2100余户居民、和谐安置60多户企业。与此同时,以九曲河综合治理为导火索,资阳引爆全城“一城三区”建设序幕,包括老城区、城南工业集中发展区、城东新区在内的100平方公里大城市框架日渐成形。

资阳市建设局城建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城区建设上,今年资阳除全面完成九曲河综合整治河堤、道路、景观工程外,还将新建车城大道延长线、公园路延伸段、沱西滨江路,幸福大道建设;启动实施凤岭公园改造和南车资阳机车公司棚户区改造工程。

记者视线

努力构筑成都平原城市群重要一极,资阳将产业发展作为“次级突破”的首要着力点。

资阳市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称,今后5年,资阳将实施产业、投资、财政、收入“四个倍增计划”,力争到2017年实现 “总量五年翻番、再造一个资阳”目标,经济总量突破2000亿元,成为全省着力次级突破、构建多点多极支撑中的重要一极。可以预见,未来资阳城市规模还将继续扩大。

然而,城市建设绝非只会“摊大饼”。

2009年,资阳邀请中规院、同济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高水平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并花大力气修建城市规划馆,吸引近10万市民参观了解参与规划。

城市建设一直是我在资阳关注的重点。2011、2012年,我先后在四川日报头版刊发了 《治好一条河,做大一座城》、《近10万市民争看资阳发展规划 “一城三区”规划核心:“两化”互动》、《滩涂荒山上生长一座新城 雁江城东新区探索丘区城镇化之路》等文章介绍资阳的城市建设。

根据资阳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酝酿新一轮的城镇化建设,资阳已再度出发。当地今年将充分利用“成都第二机场、天府新区、毗河供水工程和高速公路、城际铁路建设”等带动作用,进一步完善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完善县域城市规划,着力构建“2+4”城市增长极,统筹推进10个重点小城镇、30个中心场镇的规划建设,构建市域城镇体系。而这些,都将成为今年我的关注点。

今年大事月历

7月 南车棚户区改造进场施工8月 资阳城东新区迎宾大桥通车年底前 完成九曲河道路、

绿化及河堤建设年内 启动成渝高速

城南开口项目

广元3年建3万套保障房

□本报记者 侯静 文/图

一线传真

“我们住的是安居房,可享受的是高档小区待遇!”临近春节,广元市城区最大的安居房小区“春馨苑”居民李丽提着两大包年货正往家走,她高兴地说,“我们小区绿化多,健身设备、幼儿园、社区服务中心都有,物管到位,公交车开到门口……”

敲开20幢4单元702户的门,房主人冯云正在打扫清洁。“才搬进来不久,我要打扫干净,迎接在新家里过的第一个春节!”冯云说,他1998年来到广元,由于没有固定工作和稳定收入,一家4口只有在上西坝租了几间低矮破旧的农房住。去年,他花了近14万元钱买了这套70多平方米的安居房,再加上装修和买电视机、冰箱、洗衣机、床、衣柜等家具共花了20多万元。“若没有好政策,我就是再打5年工都买不起这样的新房!”冯云很感激。“这个小区安居房有 23幢1405套,已有800多户入住,还有300多户正在装修。”“春馨苑”安居房小区物管办介绍。

记者视线

近年来,广元市启动了三个万套(万套安居房、万套廉租房、万套棚户区改造)保障性住房工程,下决心用三年时间,基本解决该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问题。我多次进行相关采访报道,在本报发表了《广元“三个万套”圆百姓安居梦》等多篇报道。

“到今年底,广元将有3万户低收入困难群众住进保障性住房。”广元市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负责人介绍,为满足低收入家庭的购房需求,2010年,一种全新的困难家庭经济适用房购房模式在广元诞生:在不改变土地划拨性质的前提下,申请贷款的困难家庭与银行、政府指定部门三方共签 《经济适用房回购协议》并进行公证,以所购经适房作抵押,向银行申请按揭贷款;对使用按揭贷款方式的购房户未能按时归还银行本息的,不能上市交易,而且由政府委托的国投公司依法回购,回购款优先偿还银行本息。

今年广元将加大重点项目建设力度,特别是煤矿棚户区改造、城市棚户区拆迁安置等项目,这些我将时时关注。

今年大事月历

4月 阳光家园宜民居廉租房

300套竣工4月 阳光家园宜民居公租房

402套竣工5月 莲花村B地块安居房

550套竣工9月 嘉陵中学和军供站棚户区

改造508套竣工

宜宾缓堵:人走桥车走路

□本报记者 钟晓晴 文/图

一线传真

“人走桥,车走路,大家都便捷,免得喊破我嗓子。”作为交通协管员,李大福已连续两年坚守在宜宾城区最繁忙的路段之一——叙府商城门前的红绿灯口,维持交通秩序,说起春节值班的感受,他一说出口的就是身旁那座新建成的跨街天桥。

自2011年开始,宜宾布局最大规模的“上跨下穿”战略,先后启动12个缓堵保畅工程,包括4座人行天桥、4处人行地下通道和4条道路改造工程,总投资1.08亿元。为让百姓春节期间出行更顺畅,施工方倒排工期,在蛇年春节前完成了其中8个工程,包括李大福口中的桥。

人车分流让站在路面上的交通管理人员感受到了真切的变化,也让细心的市民观察到了整个城市正在发生的变化。

68岁的陈明轩是土生土长的宜宾人,春节长假期间,趁着天气晴好,他带着孙子细细地逛了一遍宜宾城。“这次是宜宾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建天桥、建地下通道。”陈明轩告诉孙子,宜宾城里以前仅有1座天桥,2处人行地下通道。

记者视线

自2011年以来,缓堵保畅便成为我驻站采访报道的关键词之一。

机动车保有量超过55万辆,人车路矛盾日益突出,加之中心城区因三江阻隔等特殊地形地貌影响,宜宾的缓堵保畅显得异常困难。

2011年4月12日,宜宾交警首次用航拍的方式俯视交通全景,寻求城市缓堵保畅的良方。我作为特邀记者,进行了全程跟踪采访。本报2011年4月13日以《飞天鸟瞰 看一座城有多堵 航拍堵点 找缓堵保畅良方》为题进行报道。

换个高度看宜宾交通,缓堵保畅的思路变得更加明朗——根据实际,宜宾已规划了“1+8”的组团发展模式。根据这种组团发展模式,从组团内部、组团之间、组团之外三个层面实现“畅通宜宾”建设便成为宜宾的不二选择。此后,宜宾启动了投资1.08亿元的12个缓堵保畅;投资超过1亿元,在城市里建起了15个标准化停车场;从细节上着力科技引领,在全市50多个节点建智能卡口,在重要路段建电子诱导屏……

2012年10月18日,带着缓堵保畅这一课题,宜宾交警再次“飞天”办公,我再度跟踪报道。时隔一年,再次飞临宜宾上空,城市的交通有了明显的变化——多个堵点被打通,多条道路变通畅。2012年10月19日本报曾以《缓堵保畅宜宾再次“飞天”办公》为题进行报道。

其报道的内容引起了当地政府的关注。据我了解,在新的一年,宜宾的缓堵保畅又有了新的内容。宜宾市交警支队提出了大力推进“缓堵保畅”交通管理设施项目建设,提升城区交通管理科技水平成为该支队新一年工作的重点;宜宾市交通运输局则将公交改革当做新一年工作的重点,全面提升公共交通的运输能力及水平成为他们努力的方向;此外,多个停车场、多座天桥也将在新的一年建成。

今年大事月历

5月前 12个缓堵保畅的交通

项目将全部竣工

“两宋荣光”大道 成未来眉山城市主轴

□本报记者 文铭权

2月16日,在眉山市“两宋荣光”眉州大道改造工程现场,西段高河坎大桥节点,几辆挖掘机正挥舞铁臂,道旁管网铺设紧锣密鼓,数十位建设者放弃节日休假,投入到工程建设中。“我就是除夕夜里回了趟家,大年初三又奔赴眉山继续施工。”来自陕西安康的电焊工吴正德正烧焊、拼接。据施工方介绍,目前西段正在实施管网工程、路基回填、桥梁工程等,预计4月底所有路基成型,确保9月底全面竣工。

总长度约17公里、总投资约13亿元的“两宋荣光”眉州大道改造工程,是眉山建市以来投资最大的市政工程项目。24米宽的省道106线城区公路,将被拓展建设成80米宽的古典文化大道。这条大道是未来眉山城市发展主轴,自西向东横贯建设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新城、中部核心区历史文化名城以及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的岷东新区。

西部已全面启动建设面积达300平方公里的现代工业新城,从成眉工业集中区到东坡区思濛镇,将7个工业园区连为一体,形成南北两个组团,实现产城一体。

中部核心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政治、商务、文化中心,除去年8月动工改造眉州大道外,该市已启动建设苏洵、苏轼、苏辙、苏母等四大主题文化公园和东坡宋城,实现文城一体。

东部是生活品质之城,规划面积65平方公里,居住规模约20万人,主要发展现代科技教育、现代服务业,打造生态最优、环境最好的岷东新区,实现景城一体。

通过以上三城带动,将使周围1000平方公里以上地区实现“两化”互动、“三化”联动、统筹城乡。

眉山还实施“四箭齐发”工程,全面新建对接成都的4条城市交通干道,建设高水平、高密度的交通干线,实现与成都同城发展。该市还启动建设“绿海明珠、千湖之城、天府花园、文化名城”,力争到2016年,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5%以上,中心城区和5个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0%以上,水域面积新增100平方公里,达600平方公里。

新城旧城 内江“两条腿走路”

□本报记者 张明海

城市功能滞后、城市发展受限,对于处在城镇化初期的内江来说,是首要解决的命题。

在如何实现城市“扩能”上,内江实行“两条腿”战略——改造提升居住着60%以上人口的老城区,新城则邀请国内顶级设计团队参与规划并积极招商建设。根据规划,内江新城静态总投资750亿元,占地103平方公里;内江旧城改造提升,3年时间内将实施8大类96个项目,计划总投资101亿元。

2012年,这两个项目先后启动。截至目前,内江新城建设已先行启动了一批动迁安置还房、道路、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其中动迁安置还房项目12个,道路交通项目11个,公共服务设施项目5个。内江旧城改造共启动老入城线改造提升、城市棚户区改造、城市交通节点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环卫设施提升等5类16个项目,城市面貌基本实现了“半年有改观”。

对于内江城市“扩能”中的点滴及发展理念,本报曾以《民生导向下的内江旧城改造提升》、《内江新城面向成渝大步走来》、《美了城市暖了人心》、《内江新城进入全面建设新阶段》等为题,多次进行了详细的及时报道和解读式分析。今年,随着内江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的同步深入推进,记者将进一步关注其城市发展对于招商引资的拉动作用、城市发展与人居改善如何并进、老工业基地如何把握城镇化机遇等内江命题。

新闻推荐

16市州共招录4000人

2013年上半年市(州)公招考试启动本报讯(记者刘春华)3月12日,四川省2013年上半年市(州)公开考试录用公务员(参公人员)开始。本次全省共有广安、广元、绵阳、资阳、甘孜等16个市(州)共公招公务员(参公人员)4000...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回收灯笼循环利用2013-03-01 17:17
猜你喜欢:
评论:(驻站记者眼中的新年关键词一跨进新年谋划各地重点工程)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