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走了,暑假结束了,中小学迎来开学第一天。 昨日,本报记者走进部分中小学校,直击新学期的新气象。
在芦山县芦山中学,学生们高声唱响《人间有爱》,感恩教育课“让梦想起航”;在泸州市的“9+3”学校,藏区孩子走出高原有了新家;在成都市武侯高中的校园里,“志远班”的同学们投入紧张的学习中,对未来充满期待……
教育惠民,教育优先,教育公平的阳光,洒向蜀中大地。
新课
防灾演练、心理抚慰、感恩教育
“三堂课”激励灾区学生梦想起航
9月2日,是芦山县秋季新学期开学第一天。经历了“4·20”芦山强烈地震的全县1.5万名中小学生步入新教室,开始新学期。昨日,全县学校分别开展了防灾演练、心理抚慰和感恩教育“三堂课”,让学生们身心受益。
第一堂课
防灾演练保卫学生安全
“呜——呜——”上午9时,芦山县飞仙中心校突然响起警报声。
清静的校园顿时热闹起来。全校10个班、420名同学在老师的保护下,顶着书包和书本,顺着预定的路线,有序且迅速地从各楼层的左右2个出口跑下楼。“各班清点人数。”“整好队形。”2分钟后,一个个口令发出。各班老师熟练地喊着学生的名字,仔细清点本班人数。“今天的演练是针对地震来袭的应急演练。”该校教导主任杨彬说,学校还制定了针对火灾洪灾等地质灾害的预案,每个月都有一个主题安全教育活动,这样的演练每学期至少要举行2次。“今天刚到学校就参加地震演练,我觉得很有意义。”9年级同学汪思仪说,虽然学校举行过多次地震演练,但是同学们都很愿意参加,这样能够熟悉路线,保证快速跑到安全地带。
第二堂课
心理抚慰稳定孩子情绪
上午9时30分,记者来到凤禾中心校。“我们下一个游戏的名字叫‘左右护法\’。”2年级1班教室里,班主任李芹正带着同学们做游戏。
宋思宇、韩超等同学在讲台前做着示范,其他同学在座位上也积极参与。这个互动性很强的游戏让全班同学都高兴得大叫。“芦山地震后,低年级学生有的被地震吓怕了,现在心理都有阴影。”李芹说,她的第一课以“不要害怕,快乐每一天”为主题,通过做游戏,让孩子们融入到学校中来,忘记害怕,拥有快乐。“童趣和好奇心是同学们的宝贵财富,快乐也是他们应该享受到的权利。”看着孩子们愉快的笑脸,李芹高兴地说,老师们将努力通过各种活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
第三堂课
感恩教育让梦想起航
感谢你给了我温暖的拥抱
让我摆渡过生命的低潮
……
在芦山中学,《人间有爱》的歌声吸引了记者。循着歌声,记者来到高2年级一班的教室。
“我们正在进行‘让梦想起航\’主题班会。”班主任程方告诉记者,芦山地震后,学校得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帮助,同学们能够在新学期进入新教室上课,大家都十分高兴。
“学会感恩,让我们的心更美好。”“完成梦想,用行动来诠释感恩。”“心怀感恩,放飞梦想。”在教室的“感恩墙”上,全班50名同学的感恩留言让人感动。“教会学生感激感恩,是新学期的必修课。”程老师说,同学们通过制定新学期计划、规划人生梦想,通过学有所成来回报社会,这是最终的目的。
新家
泸州树风职高:
“9+3”学生和内地学生结对帮扶
“送你一片雪域净土,让梦醒来。送你一段神奇历史,让心感慨……”9月2日上午,《我从高原来》的歌声从泸州市树风职业高级中学的教室里飘出,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特别的开学典礼。
今年秋季开学,该校迎来了阿坝州13个县的97名“9+3”免费教育计划学生。开学典礼上,“9+3”学生和内地学生进行了结对活动。据阿坝州驻校双语干部文莉萍老师介绍,结对子活动已经举办了4年,一对一的结对子能让“9+3”学生更快融入新环境,语言能力和学习成绩都能得到很大提升。
通过前段时间军训的相互接触,泽让卓玛在纸上写下了赵芳平的名字,恰好赵芳平也写的是自己的名字,她们成功结对。“泽让卓玛身上少数民族的热情感染了我,她又十分好学,我很高兴和她结对。”赵芳平说,“以后我要经常带她逛逛泸州。”
“自从两年前在报纸上看到关于这所学校的报道,我就想来这里读书。”来自松潘县的杨平,在来学校之前就对这里校园生活充满了期待,“学校生活使我十分愉快,同学们也十分热情。在这里我的社交能力也得到了上升,虽然很想家,但是为了感恩,为了给自己交份满意的答卷,所以我坚持自己的选择——留在学校好好学习,遵守学校的校规校纪,我相信自己一定能坚持下去。”
据悉,连同这次2013级新生,学校一共有在校学生和顶岗实习“9+3”学生297名。这学期学校一如既往地实行混合编班、混合就餐、混合居住、混合军训的常态化管理。
旅游专业1班班主任陶蓉老师已在泸州市树风职业高级中学当了25年的老师,加上新接收的6名,她先后带了303名“9+3”学生。
这学期,她遇到了一个“刺头”。来自九寨沟县的龙俊泽然,来到学校时烟瘾很大,而且对同学和老师都抱着抵触情绪。通过一次次谈心,陶老师终于消除了他心中的“疙瘩”。前天,龙俊泽然主动找到陶老师说:“我会抽烟,但学校不允许抽烟,我会慢慢戒掉,做一名合格的职高生。”
陶老师说:“我们全校老师及驻校工作组的老师们,只有一个共同的信念,那就是为‘9+3’的孩子们服好务,学校一如既往用\‘让爱做主’的教育方式,让他们成为真正的雄鹰展翅飞翔。”
记者了解到,才离开学校的2010级47多名“9+3”毕业生就业形势一片大好,除了入伍当兵,毕业生们还在公务员,在企、事业单位的岗位上挥洒着青春的汗水,踏踏实实地走好人生路。
新班
成都武侯高中“志远班”:
尽自己的力做成材的人
“高中物理内容加深了,重在理解,初中的方法不一定适用,因此希望大家在课前做好预习工作。”9月2日上午,成都市武侯高级中学高一年级“志远班”迎来了高中阶段的第一堂物理课,物理教师张仕科在向大家传授学习物理课的“入门要领”。
这是武侯高中的第十二届“志远班”。自2002年起,武侯高中联合共青团省委,每年面向全省21市州招收家庭经济困难、品学兼优的应届初中毕业生,组成高中全免费的“志远班”。
对于2013级“志远班”新生向泓沅来说,高中物理课本上的内容并不陌生,因为他已经利用暑假预习了高中阶段的相关课程。但课本上的很多新内容还是令他犯难,“现在最想做的事就是上课,想听老师讲一讲那些不是很懂的内容。”
向泓沅来自宣汉县,他的理想是今后当科学家。“原来在大山里生活,来成都读高中就是想出来多走走看看。”眼下,向泓沅一个人在成都求学,父母虽担心,但也十分支持他的决定。“我要找准差距,慢慢赶上来。这学期希望能考到年级前20名。”向泓沅说。
新生杨倩的目标是“希望一直能保持在全年级前40名。”高一年级有将近800名学生,杨倩说,面对竞争,自己每天要做好总结,完成复习计划和预习计划,“坚持下去,每天做好一小步,成功迈出一大步。”
除了学习上的目标,来自资阳的杨倩还梦想成为一名甜品企业家。“现在好多食品都有问题,我们这一代要去发现、解决问题。等食品质量得到保障后,再让自己的甜品事业向国外扩展。”
新生对未来满怀期待,已经在“志远班”读高二的学生们在新学期同样目标清晰。来自内江资中的李丹正读高二,父母在成都金花镇的鞋厂里打工,每天都是深夜才回家,“爸妈真的特别辛苦,快五十岁的人了,还一心为了我打工挣钱。”李丹的心愿是将来考上复旦大学学习材料科学,“国家缺这些人才,我们就要向这方面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做一个成材的人。”李丹还将复旦大学的照片夹在课本里,每天激励自己。
“开学第一天,同学们的精神面貌都很不错。”高二“志远班”班主任王艳介绍,班里同学暑期也在学习,开学前就做好了充分准备,可以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志远班\’学生最大的特点就是自觉刻苦,生活俭朴,懂得感恩。”
“身心健康,人格高尚,三年之后都考上理想的大学,”这是王艳对“志远班”学生的期待。
新闻推荐
机场海关为资阳车产业“加速”本报讯(记者刘宏顺郑先聪)9月4日,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海关与四川现代汽车有限公司签订关于进出口货物便捷通关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流机场海关将通过专人接单、优化审单...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