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州港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的工人在加工环保成品材料。
长江黄金水道是贯通中国东、中、西部的大动脉,串起了长江经济带“珍珠链”。泸州是长江经济带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交汇点,更是成渝经济区内实现东西部双向开放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多项国家战略汇聚于此,长江上游的特色产业中心正在形成。
长江泸州段136公里,有5大港区、20个作业区、110个码头,全省排名第一。借助独有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泸州正在成为特色产业错位发展的集聚地。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如今已有中海油、航天(泸州)工业园、柏路莱科技、泸州老窖、西南商贸城等419家企业入驻,基本形成了精细化工、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商贸物流等独具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业(龙马潭区新闻中心供图)
基础扎实 机械产业开始与世界牵手
作为世界排名第二的集装箱全球承运公司,法国达飞轮船与泸州港的合作已有十个年头。“如今我们承运的货物,几乎每天都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法国达飞轮船四川分公司总经理周兴琳说,通过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这个大平台,已经有不少企业的产品从这里走向海外。
7月中旬,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内的四川海科机械制造厂,迎来了一名远方的客人。客人来自德国,慕名该厂制造的机械,专程从德国赶到泸州考察该厂的制造工艺并洽谈合作事宜。立足产品创新和研发,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内的机械产业开始逐步走向海外。
四川海科机械制造厂是国家高性能液压件高新技术产业化生产基地骨干企业,落户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后,通过新建装配生产线,已建立起“铸件—零件—部件”的产品结构模式,可批量生产具有国际质量水平的优质产品。企业相关负责人何琦介绍,他们目前已跻身一流国际配套企业之列,与芬兰wartsila、美国tyco、GE等世界500强企业直接配套,成为中船重工集团、潍柴等上市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今年1至6月,该企业销售收入达2650万元,同比增长67%。
今年,泸州萨克舍斯机械、泸州江旭机械、泸州三源化工机械等9个在建、新开项目先后进行扩能技改项目,投资额达16亿元。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内已初步形成了一个现代机械产业集群。
内力深厚 园区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
伴随着长江经济带的连连升温,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内的泸州港,货物吞吐量也连创新高。来自泸州市交通运输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泸州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1551万吨,同比增长10.64%。其中,集装箱吞吐量为12.77万标箱,同比增长87.82%。
随着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已成功整合多种生产要素,吸引不少“大块头”企业入驻。2013年,园区内的419家入驻企业,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07亿元,完成税收5亿元。园区正在以泸州港为依托,突出“港城一体”特色,以水公铁空立体交通网络为支撑,打造西部物资贸易集散基地和西南临港产业基地,实现以物流业为引领的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联动发展。
截至目前,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已建成功能齐全的航运物流中心和铁路物流中心,保税物流中心(B型)、航空物流中心、农产品商贸物流中心建设项目正在加快推进,规划面积11平方公里的泸州临港物流园已初具雏形。今年,园区还将加大发展新型产业的力度,优先倡导节能环保的理念。即在优先发展新技术玻璃、新型纤维材料、有机硅高分子材料等新型产业的同时,巩固壮大传统的酒类包装、青岛啤酒生产、维维豆奶加工等传统饮料食品产业,进一步提升园区综合竞争力。
“成都龙泉驿生产的汽车通过公路运输至上海,需要两天时间,水路则需 15天。在货运成本上,公路是水路的3倍之多。”民生轮船股份有限公司航运管理部经理程进军说,他们之所以在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建立货物集疏基地,就是看中泸州在物流产业方面的错位发展优势。因为在泸州港商品车滚装泊位投用之前,川内生产的汽车大多通过重庆港运销各地,由于重庆港繁忙,常常需要船舶排队等候进出港。而在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货物可以通过水路、公路、铁路甚至空运,随到随走。
今年6月29日,成自泸赤高速公路全线通车,来自成德绵、资阳、眉山等地的大宗货物,沿着这条便捷的出川通道运送到泸州港集装箱码头。现在,通过泸州港中转的集装箱近80%的货物来自天府新区。民生轮船公司泸州分公司经理何忠勇称,他们十分看好园区的交通优势和区位优势,因为这里有连接省内多个城市以及贵州、重庆、云南等地的最便捷的通道,对拓展西南大市场来说是一大利好,民生轮船公司目前已与赤天化合资成立物流公司,开展业务合作开发。
错位发展,特色突破。园区内有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的泸州港,火车可直接开进码头堆场,这是全国第一个实现铁水联运的内陆集装箱港口。泸州港凭借内河多式联运优势,正在构建起四川省乃至云南、贵州大运量、低成本的对外运输通道。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将依托泸州区位、航运、多式联运等优势,发挥泸州港的中转功能,搭建园区全方位开放平台。
抢抓机遇立足优势融入长江经济带
翻开中国区域经济版图,横贯东西的长江像一支“利箭”。在这支“箭”上,地处长江上游的泸州,好比“箭尾”,恰好处于长沱两江交汇处。借力长江黄金水道,抢抓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战略机遇,泸州市决定加快建设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
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承载着引领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加速快跑的使命,它无疑是整个园区的强大引擎。按照规划,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将形成“一区五园”的布局结构。“一区”即长江经济开发区,“五园”由“两个核心区”和“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共同构成,总规划面积196平方公里。“两个核心区”即泸州临港产业物流园区和合江临港产业园区。“三个工业集中发展区”包括泸县临港产业园区、纳溪临港产业园区、江阳临港产业园区。
按照“1+4+2”(龙马潭区+江阳区、纳溪区、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格局,四川泸州长江经济开发区,做到了三区四县全覆盖,同时也整合了泸州所有区县的优势资源。以占地96平方公里的核心区为龙头,规划总面积达196平方公里的“大园区”,必将成为长江上游经济的新兴增长极。
新闻推荐
制图姜宣凭最近14年月亮露面7次,4次还是羞答答的去年某保险公司推出的“赏月险”赚足了眼球,赔付依据是中秋当晚的天气预报,只要不下雨,晴天、多云、雾霾都算“看到了”,管你亲眼看到没有。在2014...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