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珍藏华西报8年 砌成2000斤“报墙”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4-12-01 19:20   https://www.yybnet.net/

王得权老人和他珍藏了8年的华西报。

一进王得权家,一堵厚重的“报纸墙”格外引人注目。这是老人用8年时间精心收藏的成果,迄今为止,8年来的每一期华西都市报也没落下。

家住资阳,今年64岁的王得权是个不可不扣的“新闻迷”。他告诉记者,“报纸每半年作为一捆整理好,足足有16捆。”自1996年与华西都市报结缘,王大爷俨然成为了华西都市报的铁杆“粉丝”,他还特地向记者打探,“假如我以后搬去重庆了,还能不能跨城市订报纸呢?”

讯息丰富 提供“精神粮食”

王大爷说自己对时事新闻兴趣浓厚,这种偏好让他特别钟情华西都市报。

“我对文字感兴趣,第一次接触时很有眼缘。我发现华西内容丰富,综合性强,政策往往传达及时,社会现象剖析地深入等。”在老人眼中,华西都市报敢于“说”,是老百姓的“好帮手”。

这么多年来,每天上午报纸送到后,王大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报纸阅读。中午看完后,碰到重大政策颁布,或是遇到有意思的社会新闻时,王大爷都乐于在喝茶时与老友们分享,这种活跃的探讨,已成为他生活的一部分,如今看报是一天也缺不得。

1996年至1998年间,王大爷订阅了华西都市报。后来由于搬家等原因订报中断,但从2006年开始就再也没有间断过,如今,这份8年的坚守还将持续。作为铁杆“华西粉丝”,2015年全年的华西都市报他也一早预订了。

珍贵“史料”解决朋友难题

“2010年左右,报纸收购价达到一块多一斤,以当时的存量来看,估计着能买一千多块钱了。但我一点儿也没打算卖。”王大爷并不后悔没赚这笔“钱”,如今,报纸的“厚重”足足快2000斤。“这么多年过来就像老朋友,有感情了。留下来当个纪念,也有收藏价值。以后想要找资料什么的方便,说不定什么时候还能派上用场。”

去年,朋友急需寻找一份政策文件,曾在华西都市报刊登过。当时王大爷马上根据朋友提供的时间找到了那份报纸。“我把文件号抄给了朋友,还提供内容复制。”这件小事让王大爷很自豪,也算出了把力气。“当时他们都不相信,2008年的报纸还好好地保留着。

失联52年 寻找儿时小伙伴

52年前分离,没想到一别竟再也不曾相见,在王大爷心底,一直压着一块沉甸甸的“石头”,他没能找到儿时最要好的“小伙伴”。“这些年来,我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找到他,你们能不能帮帮我?”王大爷迫切希望能通过华西都市报“传声”,找到他昔日的好友张园勇。

1957年,王得权在原资阳市城关第一小学读一年级,和张园勇成为同桌。母亲改嫁,王得权的继父是个文盲,张园勇俨然成了“小家长”,在很多地方帮助他。

1962年,张园勇随父亲离开资阳,便再也没有了联系。他无数次打探,甚至去了当地教育局查询,但仍是没有消息。“不知道他如今在哪里,我只想找到他,对我当年的好邻居、好兄弟再说一声谢谢。”

华西都市报记者田雪皎见习记者李姗姗

新闻推荐

乐山商业银行进驻成都 谋划新三板上市

12月19日,乐山商业银行举行成都分行开业暨银企座谈会。12月19日,乐山市商业银行成都分行开业暨银企座谈会在成都举行。该行是乐山商行继眉山分行、自贡分行、资阳分行、南充分行等之后成立...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珍藏华西报8年 砌成2000斤“报墙”)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