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 杨仕成
年终岁尾,发福利是大家都关心的。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通知,明确要求,在坚决杜绝“节日腐败”的同时,要“保障干部职工按规定享有的正常福利待遇”。一时间,众人拍手称快。
“两会@华西”,网友最关心什么?昨日在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百度传媒华西频道三大新媒体平台上,“今年职工福利怎么发”成为最热话题之一。与此同时,在两会现场,职工福利也是省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两会@华西”,网友最关心什么?昨日在华西都市报两微一端、掌上四川两微一端、百度传媒华西频道三大新媒体平台上,“今年职工福利怎么发”成为最热话题之一。与此同时,在两会现场,职工福利也是省政协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最近对21609名网友的调查,58.4%的受访者表示“原来就没啥福利”,有34.6%的受访者表示,原先有的福利被取消,4.8%的受访者福利被部分取消。职工福利经历“塌方式遇冷”,可能存在着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个别企业,尤其是某些私营企业本来就不想发,而中央八项规定被其错误理解当作借口和挡箭牌;二是有些单位因为感觉把握不准政策,不敢发、也不知道怎么发。
发,还是不发,还是应该规范发放?26日,华西都市报记者带着“两会@华西”的网友声音,特别采访了参加省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多位政协委员。政协委员们详细分析了职工福利热点,纷纷表示将建议四川省出台发放标准,特别是要建议“四川版”福利标准全省统一。
A
福利发放
过去不同部门相差不小
省政协委员、资阳市政协社工委副主任谢春鸣说,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前,单位职工福利发放,以什么名目发、发什么,发多少等等,完全是本单位“自己说了算”。当然,在那些年,单位发多少福利,几乎是“公开的秘密”。“在同一个大院上班,一年下来,单位间差距可能有好几万。”谢春鸣说,因为单位不一样,效益好的单位发得多,效益不好的单位不发或者发得少。
一位希望匿名的省政协委员说,早些年,个别重要单位,想着各种花样发福利。而一些无钱单位,只好委屈地说:“我们是清水衙门。”“同为政府单位,怎么会有清水不清水之说?我个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单位滥发乱发福利带来片面认识。”
B
福利之变
会让职工失去归属感
现在,单位“发钱”陡然走向另一个极端。
省政协委员、四川金普林税务师事务所董事长岳凡宋说,据其观察发现,有单位怕成为反面典型,索性来一个“一刀切”:所有福利项目全部停发。“这样的陡然转向,我认为太过了。”
“在合符规定的前提下,职工正常福利应得到保障。”省政协委员、民革攀枝花市委主委魏渠河表示,职工应有的正常福利,不应该被拿掉。
“马上春节了,相关企业或单位给职工发放正常福利,算是对职工一年辛苦工作的回报,这会让大家工作起来更加有积极性。”
“以前逢年过节,学校会给退休教职工一定的补贴,邀请回到学校开个座谈会,或者是吃一顿便饭。”省政协委员、自贡荣县东街小学副校长李蜀秀说,但是,这样的简单交流,学校去年无法进行了,“好些老教师提出过意见,其实这花的钱并不多,只是在承受范围内,让他们感觉集体没有忘记他们。”
C
委员建言
统一标准向社会公开
职工福利该怎么发?“可以以省为单位,出台统一标准,向社会公开,阳光运行。”谢春鸣建言,因为全国地区经济差异,出台“国标”不现实。但各省根据省情,出台职工正常福利“省标”,是完全可行的。“哪些福利可以发,发多少,都在阳光下运行,不能让做了同样工作的人,待遇却差异巨大。”
谢春鸣认为,职工福利发放还必须打破一些壁垒,“有些地域相邻的市州,经济水平差不多,比如资阳和眉山,按多年前的操作,做同一份工作的人,一年的收入相差可能达两万,这种现象应该合理规避。”
魏渠河建议说,发放福利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之内,该怎么发、发多少,可以设立专门的规章制度,不能以发放为由搞贪污,让工资和福利的发放公正化、透明化。
省政协委员、眉山市政协副主席杨常沙更关注对退休职工的关心。他说,退休职工离开了,尽管不再为单位工作,但作为单位,应该给予关心。“如生病住院、手术、生日、重阳节等,我认为还是应象征性有所表示,此亦传统美德。”
今年年初,李蜀秀所在的东街小学,“回归”了老教师回校团员福利。李蜀秀认为,这是一种人性化关怀,“关于正常福利,好像是开始松了,这种松我觉得是常态的松,相关部门以及网络上的声音,大部分都是支持这样的回归,说明人性的东西本来就是大家认可的。”
“该发的应该发,不该发的坚决不发,像中秋、春节等中国传统节日,还有教师节这样充满人文情怀的节日,适当福利对于提高大家积极性也是有好处的。”当然对于福利额度,李蜀秀要求也不高,“控制在500元以下,听说有些单位发1万、2万这种,我也是坚决反对的。”华西都市报记者梁波田雪皎徐湘东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李庆
大数据看福利:43.1%受访者希望享受奖励休假
近八成受访者 看重经济性福利
就如去年中秋节《人民日报》文章《反腐不应该反职工福利》所言,一些执行者借反腐之名拿掉老百姓应有的福利。一些单位中秋节的二斤简装月饼没了,甚至妇女节女职工的体检也没了。而这是歪曲了中央反腐本意。
那么,目前我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处于什么水平呢?他们又比较看重哪些福利呢?最近的几份调查提供了一些答案。
福利指数
水准中偏下民企拖后腿
据《解放日报》报道,某企业日前发布了《2014中国企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大中城市报告》,它把员工福利保障水平分为五档:低层次水平、较低层次水平、基础水平、较完善水平和完善水平。报告说,我国大中城市企业员工福利指数为66.5,福利保障处于基础水平的中间偏下位置。总指数最高为100。
行业和企业性质不同,福利保障差别较大。分行业看,“金融/银行/保险”行业员工福利保障指数最高,为68.1;“消费零售/贸易/交通物流”和“管理咨询/教育科研/中介服务”两个行业也排名靠前,分别为67.4和67.2;“加工制造/仪表设备”行业员工福利保障情况最差,为65.1。
分企业看,国有企业的员工福利保障最好,指数值为68.1;外资企业次之,为67.5;民营企业排名则在最后,为65.1。此外,国有企业福利保障范围最为宽泛,但员工取得各种福利保障的条件也最为严苛。
节日福利
提供归属感实物受欢迎
面对种类繁多的职工福利,《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78.7%的受访者最看重经济性福利,比如采暖补贴、住房补贴等。大家还是更注重能给自己带来直接经济利益的福利。前程无忧最近发起的职场人福利大调查也显示,津贴福利最大众。
除了经济性福利,受访者比较看重的福利还包括:过年礼盒、生日蛋糕等节日福利,休假或弹性工时等工时性福利以及文体活动、电影票等娱乐性福利等等。
来自职场的调查认为,大多数企业把更多的重心放在了节日实物礼品上。
带薪休假
想起来幸福用起来烦恼
休假福利在受访者中受到追捧,《中国青年报》的调查显示,43.1%的受访者希望能够享受到“奖励休假或休养”。
来自职场的调查也显示,在职场人最渴望得到的福利中,旅游位居第二位。
带薪休假是国家给予每一位劳动者的法定福利,企业员工是拥有这项好福利的,只是休起来烦恼也多。在这次福利调查中,只有48%的受访者表示他们用完了当年的带薪年假,仍有超过半数的受访者没能用完或使用他们的带薪年假。
年假是你的,但想休要听企业的,这种情况在民企中比较普遍,近29%的人不能连休年假。
他/山/之/石/
多地出台职工福利标准
去年7月,全国总工会下发了《关于加强基层工会经费收支管理的通知》,提出基层工会逢年过节可以向全体员工发放少量节日慰问品。前不久,全国总工会又下发《补充通知》,针对一些实际问题作出更明确的规定。根据规定,有多项福利可以发放。那么,究竟哪些地方出台了哪些新规呢?
法定节日
河南:全年总计不超千元
河南省明确,工会组织逢年过节向全
体会员发放少量的节日慰问品,这里的“逢年过节”指的是国家规定的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7个法定节日。“节日慰问品”原则上为符合中国传统节日习惯的用品和职工群众必需的一些生活用品等。每位会员全年所有节日慰问合计总额不得超过1000元,慰问形式主要是实物。
福建省的标准同样是每位会员年均总额不得超过1000元。而浙江省则规定,全年慰问不得超过3次,用于慰问的支出总额不得超出年度工会经费预算支出总额的30%。
上海对逢年过节发放少量慰问品实行总量控制,最高人均不超过400元。慰问形式为实物,慰问对象为全体工会会员。
过生日
浙江:最高标准不超300
过生日时发放慰问品,在已经出台具体标准的各省市也取得了共识,只是标准略有差异。
浙江省明确,基层工会向会员发放生日慰问品时,应在会员生日当月发放,每人每年最高标准不得超过300元,可以向会员发放生日蛋糕或指定蛋糕店的蛋糕领取券。福建的规定则是,可发放不超过200元的生日蛋糕等慰问品。
上海温馨地提出,工会会员本人过生日,工会应慰问祝贺。原则上应购买生日蛋糕慰问,情况特殊的,可购买同等价值蛋糕提货券。慰问标准人均不得超过250元。
哈尔滨市的标准是,会员本人过生日的慰问品不超过200元。
职工活动
福建:人均不超过500元
职工想要开展文体活动,能有经费保障吗?没问题!
福建省说了,文体活动可以以单位名义租用场地;参加上级工会组织的体育比赛,如有需要可购买运动服装,人均不超过500元。
在河南,职工要开展文体活动,可以购买所需设备、器材、用品,但倡行节俭,如必须购买服装的,人均也不得超过500元。各类活动中按规定开支的伙食补助费、夜班费等也有保障。
看电影也有了细化规定。上海明确,用会费组织会员看电影时,应尽量统一组织。因会员工作性质、时间等原因不能统一组织的,可发放同等价值电影观摩券。
春游秋游可以搞吗?上海说:一般情况下当日来回。河南说:应严格控制在单位所在城市,做到当日往返。福建说:确需在外用餐的,可安排工作餐。
表现突出
浙江:每项最高800元
基层工会组织的职工教育活动、文艺会演、体育比赛、劳动竞赛、技能比武等竞技类活动的奖励,可以发吗?
浙江省提出,参照优秀公务员现行奖励标准,获得最高名次的奖励标准每人每项不得超过800元,其他名次依次作相应的递减,且获奖人数不得超过参加人数的三分之一。福建省和河南省也做出了比赛竞赛时不可普发奖励金的规定。而在职工教育方面,河南还提出,在对优秀学员奖励时,应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福建省则提出,可以安排劳模(含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艰苦岗位、特殊岗位的一线职工进行疗休养,但原则上住宿安排在全国各级工会创办的职工疗休养基地或酒店,以住宿地就地疗休养为主,不得跨省进行。经费支出严格遵守国家有关规定。本组稿件除署名外综合新华社、人民日报客户端、《解放日报》、《中国青年报》
新闻推荐
“华西送您回家”免费赠票活动继续进行,6条线路200张客运车票等你拿“我想要一张回老家南充的票。”“我想在大年三十陪家人看春晚,能不能给我一张回绵阳的车票。”5日,华西都市报和成都市...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