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女(资料图)
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代表在改陈布展后重新开放的范长江故居参观 兰自涛 摄
2014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开幕式上的舞龙表演 雷远东 摄
2014年10月19日,在宜宾学院上学的内江姑娘姜思思在宜宾市酒都剧场观看了话剧《范长江》。至今,她仍留着当时观看演出的入场券。她电脑的音乐播放列表里,也一直有在该话剧中听到的《月圆花好》。
对她来说,能够在他乡看到家乡名人故事,是一种幸福;对内江市委市政府来说,能够让更多外地人,以及像姜思思一样在外的内江人更加深入了解内江文化,是提升“大千故里”核心竞争力的必然举措。
千年沱江水,悠长汉安韵。数风流人物,内江古有孔子之师苌弘、一代名相赵贞吉,近有国画大师张大千、新闻巨子范长江;论国保单位,内江有“中川第一禅林”圣水寺、始凿于唐代的翔龙山摩崖造像、造于东汉的顺河岩墓群;赏非遗瑰宝,资中木偶冠绝海内外,隆昌夏布千年传承,威远石坪山歌响彻盆地……
内江骄傲“东张西毕”与“新闻巨子”
多年来,在省内外乃至国内外的文艺界,最负盛名的内江人,非张大千莫属。独创了泼彩技法的他,在国内以“南张北齐”与齐白石齐名,在国外则与印象派大师毕加索并称“东张西毕”,是当之无愧的“内江骄傲”。
在不少内江80后的记忆里,都有在张大千纪念馆门口与张大千雕像合影的一幕。大千路、大千园、大千广场、大千酒店、大千干烧鱼……对张大千,内江人用无处不在的“大千”元素表示怀念与敬意。
2014年6月30日上午,张大千博物馆正式开工建设,内江将再添一处与“大千”有关的事物。该博物馆地面建筑全为异形钢架结构,表面为特殊的玻璃幕墙,设计以“糅合东西方文化精华”和“建世界一流博物馆”为原则,获得世界建筑“诺贝尔奖”——“文化建筑奖”。该博物馆预计2015年底竣工,届时将有张大千和毕加索等大师作品展出。
另一个“内江骄傲”,是获赞“长江一支笔,胜过百万兵”的杰出新闻工作者范长江。
围绕这位“新闻巨子”,2014年内江做足了“文章”。
3月26日,绿色中国行——走进美丽内江暨范长江新闻林启动仪式在内江举行。人民日报社林、新华社林、四川日报社林、华西都市报林……百余棵乐昌含笑成功植入范长江新闻林。
10月11日,由内江市大千演艺公司、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内江市东兴区汉安演艺公司联合出品的话剧《范长江》在内江沱江剧院举行首次实验演出,随后陆续在宜宾、成都等地巡演,所到之处,好评如潮。
该剧首次以话剧艺术的形式展示“新闻巨子”范长江的革命生涯,展示出一个追求正义、才气十足、目光敏锐的新闻工作者形象。在四川省第三届文华奖上,除荣获剧目奖,还在单项奖中获舞台美术奖。同时,剧中的三名演员也获得表演奖。
12月16日,历时15个月改陈布展后的范长江故居重新免费对外开放。同日,范长江新闻学院也在内江师范学院正式揭牌成立,范长江新闻奖获奖者、新华社原总编辑,第十、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第十届全国人大外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南振中,市委书记彭宇行,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李酌,内江师范学院党委书记马元芳共同为范长江新闻学院成立揭牌。
内江瑰宝 国家级“非遗”实现零突破
自古以来,与河流相伴而生的文明,总是显得比其他地区要进步一些、智慧一些。在九曲十一弯的沱江河畔,被誉为“活化石”的内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熠熠生辉。
2014年,国务院网站发布《关于公布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的通知》,资中中型杖头木偶戏成功入选“传统戏剧”类,实现了内江市国家级非遗名录的“零突破”。
除了早已声名远播的资中木偶,内江还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11个、市级31个、县级80个,可谓是“家底丰厚”。
而随着现代化脚步加快,不少内江非遗项目面临人才稀缺、资金困难等现实问题,成为文化界的“大熊猫”。2014年6月,在内江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它们,内江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曹永胜等非遗中心工作人员,是内江非遗的“保护神”和“推广者”。来自内江非遗大县资中县的他,如今已把资中木偶、隆昌夏布、威远石坪山歌等内江非遗资料记了个滚瓜烂熟。
在他的家乡资中,还有不少肩负着寻找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使命”的文化专干,资中县文化馆工作人员李彦霖便是其中一个。完成文化馆的工作后,她总会四处打听资中县有没有什么特殊手工艺人或者民间歌谣。以细、白、嫩、绵的罗泉豆腐闻名巴蜀的罗泉镇,是她探访的第一站。经过无数次往返及长达近 3 年的坚持,2013年5月,罗泉豆腐制作工艺正式成为内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何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这些瑰宝,内江市委市政府也一直在探索。2014年4月和11月,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曾先后两次到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阳河川剧艺术”的传承保护单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传习展示基地”内江市川剧团调研,足见其重视程度。第一次调研后,内江市投资200余万元对内江市川剧团剧场进行修葺,历经64个春秋的内江市川剧团,焕然新生。
2014年,对内保护非遗的同时,内江市还积极组织非遗传承人外出展示风采。资中木偶剧团在哈尔滨市举行的金狮奖第五届全国木偶皮影中青年技艺大赛荣获银奖;内江市传统非遗项目“黄氏吹糖人”在达州举办的四川省首届农民艺术节暨民间艺术节“民间文化手艺广场汇”展演活动上惊艳亮相;“资中木偶”、“隆昌夏布”在2014第五届中国(成都)国际版权博览会上大展风采。
内江品牌 龙舟、甜女“相映成趣”
近两年大火了一把的“小姨妈”邓家佳,在今年1月14日转发了一条关于内江“甜女”的微博,并附上了一句“视频里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甜城内江”。截止昨日,这条微博已收获 21304 个赞,有1471条评论,被转发932次。
邓家佳自己,便是从甜城内江走出去的“甜女”之一。1月13日,“幸福内江.甜城甜女”品牌发布会在内江召开,内江在继“甜城”、“甜蔗”之后,再添一甜。
在发布会公布的视频中,四名“甜女”面容清丽,气质清新飘逸。在东兴老街、大洲广场上作画、弹琴、写字,尽展书画之乡女性的知书达理。而根据民众意见,在查阅大量历史文化资料的基础上,内江明确了“甜城甜女“的三大内涵:神韵,甜美如画;品性,恬静以容;才情,天资若逸。
发布会上,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说,在当今时代,甜城女性发挥着半边天的作用,在各行各业建功立业,功劳卓著,涌现一大批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打造“幸福内江·甜城甜女”就是对女性参与甜城发展建设精神的总结和提炼,能够激发200多万甜城女性的自豪感和责任感。而今年,内江市还将通过系列主题活动不断深化“甜城甜女”品牌内涵。
如果说甜女是内江2015年新推出的品牌,那么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便是对外传播和推介内江文化的“知名品牌”。并且,内江市委市政府已明确,这一品牌节会,将长久地办下去。
从2010年开始,每年的端午节,都是内江市民的家庭聚会,更是外地游客的视听盛宴。尤其是2013年和2014年的大千龙舟经贸文化节,高达700人的“豪华”演出阵容,全部是来自内江民间文艺界的达人。
内江的文化品牌,当然不只美人和盛会。如今,在大千美术馆一楼,大千毫系列、大千蜀锦系列、大千陶瓷系列、大千框画系列等5大系列文化创意产品正长期展出。
在隆昌电子商务集中发展区,集中陈列着精美夏布制作的手绘包、屏风、扇子作的展品。据了解,这些隆昌夏布工艺品目前已经成功进入国内市场,还远销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
古老的内江文化,正在保护与传承、开拓与发展中,焕发出新的光彩。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王瑶
新闻推荐
杨姓图腾杨廷和画像杨升庵石刻画像杨春:严格教育神童儿子杨廷和明朝时,四川杨姓最为有名的,莫过于新都的杨姓家族了。明朝成化年间,新都人杨春中进士。杨春的儿子杨廷和,比老爸更有出息,在老爸...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