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要让青少年乐意接受,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更重要的是还得要教好它。
老师的要求主要在于背诵,孩子虽背得不少,但不得其理。背诵固然有益,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如果只是背得多,或比谁背得多,其并没有太大收获。
一些有国学内容或成语故事的漫画书,孩子更感兴趣。国学知识进教材、进课堂容易,但真正被学生消化、吸收,离不开良师。
一直有消息说,国内初中语文教材里的国学篇目极可能增加。这样做的目的,是让青少年更多地汲取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营养。诚然,国学要让青少年乐意接受并进入青少年的脑中,让他们从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但重要的是,让国学进了课堂还得要教好它。小伙伴 不应比试“背”得多
有个读小学二年级的女生,和同学一道被学校早早地安排接触国学知识,譬如读《弟子规》、《三字经》等。现在,她班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主要在于背诵。那孩子喜欢死记硬背,虽会背得不少,但还是不得其理。
这种背诵固然是有益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但孩子们如果只是背得多,或只是跟小伙伴比试谁背得多,其实并没有太大的收获可言,不快乐甚至觉得枯燥无味。反倒是,许多孩子读起家长买的一些有国学内容或成语故事的漫画书,反倒特别感兴趣,接受也快。暂没变 古诗词多为补充性的
去年下半年,国学内容在中小学教材中的比例也成为业界探讨的热点,上周,新学期又开学了,那么,成都市各大中小学语文教材有没有一些改变呢?国学到底该怎么学?
前几天,本报报道了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刘晓军接受我们采访时说的话:目前,成都市的一些中小学,教材也暂无更换。
此前,目前在小学的语文课本中,本身涉及的古诗词并不多,多为补充性的。已经从事了小学19年语文教育的成都市泡桐树小学(西区)老师张惠告诉记者,比如本单元主要内容讲秋天,就会出现一两句描写秋天的诗词。
不过,小学仍是学习国学内容的高峰,超过90%的小学开设了国学兴趣班。
同小学不同,初中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中,古代经典文言文与诗词量比较大,基本上能占到三分之一。到了高中阶段,古诗词文言文的内容就更多了。讲方法 要在教学方法上用功
资深语文老师陈玉军说:“高三以前语文课本共6个单元,文言文占了2个单元,现在课本总共4个单元,文言文还是占2个单元。古诗词不变,还是1个单元。在读本上还增加了唐宋八大家一些没上课本的古诗词。”
语文出版社社长、教育部前新闻发言人王旭明也是“增加教材中国学比例”的倡导者,他说,“国学内容的比例占到了整个语文教材的35%。”据了解,目前四川省有绵阳、自贡、资阳等地在使用语文出版社编制的语文教材。
华西都市报记者 王茜 李贵平□链接适合孩子们阅读的国学经典(选)梁启超《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
胡适《一个最低限度的国学书目》
蔡尚思《中国文化基础书目》屈万里《初学必读古籍简目》
说文解字论语老子、史记、诗经、楚辞、李太白集、杜工部集、红楼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尔雅、孟子、荀子、墨子、庄子、韩非子、孙子、大学、中庸、周易、论衡、尚书、左传、战国策、汉书、后汉书、三国志、资治通鉴、史通、文史通义、昭明文选、乐府诗集、陶渊明集、韩昌黎集、柳河东集、白香山集、临川集、苏东坡集、剑南诗稿·渭南文集、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儒林外史、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文心雕龙、梦溪笔谈、徐霞客游记。
新闻推荐
华西都市报讯(记者王浩野)草长莺飞的3月,适合踏青扫墓。周末即将来临,天气开始好转,预计成都又要回到25℃的温暖日子。小雨仍会不时光临川东北、川南及川中地区,这些地方的市民出门最好带把伞...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