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爱七侠,成都女娃名带“兆”字

来源:华西都市报 2015-08-23 17:14   https://www.yybnet.net/

孩子们在听评书。

老成都武侠评书爆棚,每天都有上百场

民国时,老成都有很多女娃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兆字,这是因为《七侠五义》中的双侠名为丁兆兰与丁兆蕙,女孩子心生倾慕而为之。

在老成都,武侠小说最广为传播之地乃是全城星罗棋布的茶馆。民俗学家刘孝昌说,老成都有上千个茶铺,其中设有说书讲台的就达两百之多。“茶馆是老成都人主要的文化娱乐场合,听评书是老成都人最喜闻乐见的休闲形式。无论是耄耋之年的老人、年幼的孩童,还是下苦力的劳动者,人人都是摆武侠小说的能人,虽然很多人不识字,但摆起来,人人都有一整套的故事。而这都是茶馆中听评书潜移默化的效果。”他说。

早点去茶铺占位,蹭书听

刘孝昌说,在老成都最受欢迎的评书还是宣扬真、善、美的武侠小说。“说下三流无买主,有清官侠客义士,惩恶扬善的故事最受老百姓欢迎,也最贴合百姓内心的期望。”据刘孝昌介绍,有评书台子的茶铺多是沿街摆开的中小型茶馆。早上讲究吃闲茶,意为谈生意、聊天,中午讲究亮堂,意为客人稀少,堂倌等可以稍事休息。到了下午5点过,堂倌吃过夜饭可要忙起来了。

“原本茶馆的座位都是散座,过了5点,堂倌们就忙着把3张或5张桌子抽来做评书讲台,在桌边加上帷幔,背后也用小幕布挡上,上书说书人的名字、内容,有些还要挂一副对子,有模有样。聪明的茶铺老板多将评书讲台安在茶厅靠里的位置,以免路过人蹭书听,不来喝茶。茶座也要紧锣密鼓的做调整,所有的桌椅都改为面向评书讲台的方向。这还不够,还要在茶馆外立一块粉牌,上书几时几刻,哪位名家或哪位名家之徒说书,说的什么内容。”往往还没等茶铺里宾客坐满,茶铺外就围满了“听站国”的人。这些人不想花茶钱,却又钟爱听评书,于是就早早来茶铺门口占位,蹭书听。茶铺老板堂倌也不赶他们。

爱七侠,女娃名带“兆”字

夏天,人挤人,坐在门口,人群的汗气和热气扑鼻。冬天则寒风凛冽,而这也无妨人们的热情,老年人和青年人伸着脖子,孩子们干脆趴在大人的脚边,占得绝佳位置。说书人每每说到精彩之处,听众都屏息凝神。

讲到40多分钟,恰好到精彩之处时,“只见那王朝马汉刚把铡刀举起”,只听啪的一声说书人便将惊堂木一拍,此为闸板,意为中场休息,堂倌们便吆喝“门口的不要走哦,把听书钱给了。”但“听站国”的人群转眼间便散得一干二净,哪里还有半个人影。等到五六分钟后,堂倌们又开始吆喝:“都坐好了,要开始了哦。”方才不见踪影的“听站国”转眼间又围得水泄不通,而付了茶钱,可以大大方方坐着听的哥佬倌也不敢松懈。“老成都的厕所都离得远,甚至一个在街头,一个在街尾。听评书的要趁闸板时跑着去,唯恐错了下半场开头。”刘孝昌说。

老成都最受听众欢迎的武侠小说莫过于《七侠五义》。刘孝昌介绍,“民国时,老成都有很多女娃的名字中都有一个兆字,这是因为《七侠五义》中的双侠名为丁兆兰与丁兆蕙,时人受其影响所为。”

清朝,有个说书高手钟晓帆

从清末到民国,短短五六十年间,老成都的评书便发展到了顶峰,不含郊县,每天都有100多个书场。“成都城内说书多用成都话,在资阳等地则用南路腔口,而洛带、龙潭寺、牛市口、西河等地则用当地的土广东话,而且不比成都城天天都有评书听,郊县和周边城镇的评书则是农闲季节才有。”听者都座无虚席。

《中国曲艺志》记载,老成都有位说书高手,名为钟晓帆。此人乃光绪年间的秀才,也曾做过私塾老师,通文史,三教九流也无一不通,是位杂家,而且口才甚好。其人谈吐儒雅,语言优美,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说书时除了面部有表情外少有动作,当时人称这种说书风格为“清棚”。此人擅长说《三国》《七侠五义》《青城剑》《蜀山剑侠传》等。刘孝昌说:“钟晓帆饱读诗书,不仅会说书,还会编,不仅《青城剑》为其所创,还为《三侠五义》改变为《七侠五义》做出不小的贡献。因此,当时人尊称其为钟大师。”

和这位钟大师齐名的也有一位说书人,名为戴全如,成都人,家有田产,还开了家狗肉馆。此人不仅天资聪颖,博闻强记,还会武功,生的膀大腰圆,说书时不仅声音洪亮,还加上手势和身段,又加上川剧中生旦净末丑的手法,使听众如同身临其境,锣鼓号炮,人喊马嘶就在耳边,刀光剑影就在眼前。

哪一派都不离“说书三宝”

刘孝昌说,钟晓帆一生都在成都说评书,家住走马街,弟子众多。而戴全如家住丁字街,也可称得上弟子如林。以至于老成都的说书人多要打这两人的名号,茶铺门口的粉牌上更是常有“师承钟晓帆”或“真传戴全如”的字样。而这两人的徒子徒孙也常有出类超群之辈。

刘孝昌说,无论哪个派别的说书人说武侠小说,都离不开说书三宝。“一为硬柞木制成的惊堂木,二为做道具用的手巾,三为冬夏不离手的扇子。凭借这三宝,便能将各位英雄豪杰的性格活脱脱地展现在世人面前,再加上自己的评论,更是将武侠小说中的侠与义讲的透透彻彻。

刘孝昌说,老成都的茶馆是最为弘扬正能量的场所,每天都有100多个书场,评书将武侠小说中的侠与义深深地烙在每个老成都人的心上。 华西都市报记者 袁慧君

图片提供人 刘孝昌

新闻推荐

企业低成本享公共服务 市中区电商入驻率高

市中区电子商务集聚区内的特色展厅昨日下午,参加县域经济工作会的与会人员来到了现场参观的最后一个县区——市中区。作为中心城区,同时也是内江的老城区,今年上半年,市中区紧紧围绕建设内江...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

相关新闻:
9月12日空气质量2015-09-13 00:15
猜你喜欢:
评论:(爱七侠,成都女娃名带“兆”字)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