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做好农业工作意义重大。”近日市农业局局长吴明化表示,目标已确定,措施已谋划,新的一年,资阳农业将是一个硕果满枝的一年。
目标 稳粮增收调结构
2016年努力完成以下农业发展目标:全市粮油总产保持稳定,新增规模化经营面积3.5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9.5万亩,建设现代特色效益农业标准化基地7万亩,主要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25%,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42%,水产品总产量达9.48万吨,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小区(场)40 个,农牧渔业为农民人均增收150元,畜禽屠宰规范化管理率达80%,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581.62万亩,化肥使用量年度增长量控制比例≤0.8% ,秸秆资源化利用率82%,技术扶贫科技人员到位率100%,确保全年不发生农业生产安全事件、生态环境安全事件、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渔业船舶较大安全事故。
重点
“1263”农业发展思路
围绕一个目标,坚持两条主线,突出6个重点,抓好3个保障,这是市农业局扎实推进2016年农业工作的“1263”发展思路。
“一个目标”就是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大力调整优化种养和水产业结构,走种养循环生态发展路子,扩展农业功能,延长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增收链。
“两条主线”就是促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创新。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方式变化。继续扎实做好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后续工作,创新适度规模经营形式,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民合作组织规范化建设,推进农村承包地流转收益抵押试点,发展多种形式的经营性服务组织等各项改革和创新工作。
“六个重点”就是种养循环园区建设要有新业绩、品牌创建要有新成效、农业改革与创新要有新突破、产业提升和***要有新建树、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有新格局、农业安全生产要有新作为。
一是种养循环园区建设要有新业绩。今年,每个县(市、区)要着力建设1-2个种养循环农业示范园区,力争今年在种养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上取得新突破,取得新成绩。
二是品牌创建要有新成效。扎实抓好农业区域品牌打造,鼓励引导企业、合作社创品牌,鼓励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申报“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争创中国名牌产品和四川著名商标,发挥现有品牌功用,通过品牌打造来提升资阳农业的整体形象。
三是农业改革与创新要有新突破。进一步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体系,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试点及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界定,进一步探索推进乡镇农业服务中心、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
四是产业提升和***要有新建树。要继续抓实生态循环、特色效益、高产高效、质量品牌、休闲创意“五个农业”建设。产业提升方面,坚持“三托四进五加强”,促进种植业健康稳步发展。坚持“三重四定五利用”,促进畜禽养殖业健康稳步发展。坚持“一调二推三提升”,促进水产业健康稳步发展。
五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要有新格局。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与农业科技院校、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对接,构建“专家+农技人员+专合组织+示范户”成果快递转化通道。要积极推进“以钱养人”向“以钱养事”转变,对一些可量化、可监管的农业公益性服务,鼓励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竞争或招投标。
六是农业安全生产要有新作为。抓好农业生产安全,确保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狠抓农产品质量安全,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强化农业标准的推行和实施,大力推广安全、绿色、高效、实用的安全生产技术,抓好菜果茶标准园和畜禽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完善市、县、乡三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重点加强乡镇监管站规范化建设
“三个保障”就是组织制度保障、纪律法治保障和科学技术保障。
满怀信心,开拓未来。吴明化表示,将以全面深化农业改革和创新为动力源泉,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为主要目标,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为主攻方向,加快推动农牧渔结合、种养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强化科技、装备、人才、政策、法治支撑,坚持改革创新,推进绿色发展,巩固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产业支撑。
陈元根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胡佳音)3月6日,副市长周燕率相关部门负责人到雁江区调研森林防火工作。周燕一行在实地察看雁江镇石梯村山体森林、社区防火设备,详细了解基层森林防火机制和运作体系建设后,对当地...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