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难中成长 不享安乐做“雷锋”
1967年出生的邹忠良,是雁江区宝台镇沱桥村人。说起过去的日子,邹忠良万千感慨化作一个字——“苦”。他告诉记者:“小时候,因为穷,家中姊妹六人,一个姐姐还未长大就被饿死。”
苦难环境中成长的邹忠良,初中未毕业就离家外出闯荡。“那时候什么活路都做过,挑过河沙,卖过沙石,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
终于从苦日子中走出来的邹忠良,却没有就此开始享受安逸生活,而是走上了一条爱心之路。在邹忠良所在的沱桥村,村里哪家有因病致贫的,或有事需要帮忙的,他都会为他们送去一份温暖,他表示:“过去日子很苦的时候,我常常会想,谁能来帮我们一下该有多好?现在,我有能力去帮助别人了,就想尽力去做点什么。”
就这样,邹忠良的身影时常出现在周围需要帮助的人面前。
2013年7月,雁江烧伤的小女孩刘雨,牵动了资阳人民的心。在邹忠良与其他爱心人士组织下,30余位文艺爱好者和数个艺术团体齐聚雁城九曲河广场,为小刘雨举办了一场爱心募捐义演晚会,筹集了10万余元善款。
通过这件事,邹忠良意识到:只有汇聚更多的爱心,汇集更多“雷锋”,才能帮助到更多需要帮助的人。由此,他萌生了成立爱心帮扶协会的念头。2014年12月24日,资阳市爱心帮扶协会经过民政部门审批正式成立,同时,协会还加入了资阳市“红细胞”志愿者联盟。
搭建爱心平台 众人拾柴火焰高
“我们的爱心帮扶方式多样,通过协会平台的运作和整合,让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广泛参与。”邹忠良告诉记者,目前,协会已拥有会员400余人。
义演温暖人心。2014年12月26日,协会在雁城九曲河广场主办了大型暖冬公益文艺汇演,发动爱心人士,关注资阳市的特困、孤残、留守儿童;2015年4月25日,协会在雁城南骏老厂区举办了“资阳市首届爱心篝火晚会”,为留守儿童捐款捐物。
开展志愿行动关爱老人、成立抗洪抢险党员先锋队、向特困人群伸援手……邹忠良与市爱心帮扶协会不断向需要帮助的人献出爱心。其中,关爱雁江残疾人刘红的感人事迹,引起四川电视台的关注,并制作成节目在《黄金30分》栏目播出。
除了扶危济困,邹忠良与协会还曾助力地方文化传承发展。
高台狮舞,是资阳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传承三百多年了,可谓资阳地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但却一度濒临失传。为积极推动该民间文艺形式走出乡村,走出资阳,在协会大力支持下,雁江区堪嘉镇的高台狮舞团重新活跃起来,并于2015年4月11日走上了中央电视台《黄金100秒》栏目的海选舞台。
“我平时生活节俭,希望把钱用到有意义的地方去。”这些年下来,组织各种帮扶活动,邹忠良个人已花费20多万元。回顾起自己风雨一路的爱心长跑,说起未来的打算,邹忠良表示,会组织协会会员出去考察学习,提升能力水平,把爱心帮扶事业越做越好。
实习记者 李青依
新闻推荐
本报讯(郝萃)近日,市质监局开展了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依照《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通过办案人员自查、执法督查科与政策法规宣传科评查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评查了资阳市质监系统2015年度30个行...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