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杨佳鹭
凭着对焊接工作的执着追求,他从技工校毕业后分到资阳内燃机车厂一分厂铆焊车间,一干就是25年。凭着一股坚韧的拼劲,他刻苦钻研、苦练本领,先后考取国际焊接技师、国际焊接教师,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焊接高级技师。他先后荣获“公司技术能手”“南车技术能手”“首届中国南车技能专家”“全国技术能手 ” “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中国南车首席技能专家”和四川省劳动模范等称号,2015年荣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他就是中国中车资阳机车有限公司职工钟俊林。
勇挑重担,大胆创新
2010年资阳机车公司承担西门子高速重载机车9600KW、7200KW电力机车试制。在机车试制前,作为EN15085(欧洲轨道车辆焊接标准)认证组成员,钟俊林亲自焊接工艺评定、工作试件试板150多件,通过不断摸索,大胆创新,制定了适应国内的焊接工艺和焊接工作试件原则,焊工工作试件焊接一次合格率由30%提高到85%。在机车试制中,他被任命为焊接责任人,不但将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程序成功平移,而且解决了机车挠度、侧墙不平度等工艺难题,保证机车试制顺利完成,为铁道部进行第六次机车提速提供了焊接质量保证。
2011年—2012年在中国南车承建的孟加拉国两座50MW重油电站施工中,钟俊林勇挑重担,身兼数职,负责电站钢结构焊接、油漆施工等工作,每天穿梭施工现场,从装配到焊接亲自示范,组织280余名焊工进行操作技能培训,在油罐焊接工艺制定时,大胆创新,采用“倒装法”施工,既减少装配机械、焊接操作难度,又减少了安全隐患,还解决了柴油机进气管、高压油管风管等焊接难题,保证了油罐及各种管路焊接一次探伤合格率为95%以上,节约成本500多万元,油罐焊接质量及施工周期在当地创下第一。
开展技术攻关,培训焊接人才
2012年,南车集团成立“钟俊林技能专家工作室”,先后被中国南车集团授予 “钟俊林劳模创新工作室”“钟俊林首席技能专家工作室”,被四川省授予“钟俊林技能大师工作室”“四川省职工技能人才(劳模)创新工作室”。
作为工作室带头人,他带领工作室成员,先后完成技术攻关十余项。其中2项分别获得2013年资阳公司机车事业部QC攻关一、二等奖,2项获得南车资阳公司2014年QC攻关三等奖, “巴基斯坦重车牵引杆CLOOS机械手焊接QC攻关”获得四川省职工技能创新成果奖,累计创造经济效益600多万元以上。
“我一直热爱这份工作,现在能带领一个团队解决公司焊接技术难题,培养优秀的国际焊工,我感到很荣幸,也很自豪。”他依托工作室平台开办各类焊工培训班二十余次,累计培训焊工1000余人次以上。2010年担任公司国际焊工教师以来,培训国际焊工8期,培养国际焊工200余人,焊接培训授课40余次,已培养出1名南车技能专家,2名高级技师、3名技师、4名高级工。通过技能焊接培训,铆工选手李小刚获南车第八届技能大赛第二名。
与此同时,他积极开展“传帮带”,组织青工技术交流、技能操作现场观摩表演等活动,他所带青工徒弟王福林2010年获公司青工大赛第一名,工作室成员在各类焊工比赛中获奖,9人晋升职业资格,成员撰写论文在国家级刊物发表1篇,省部级刊物发表3篇。他个人在国家级期刊发表2篇,省部级刊物发表1篇。
“一个人的价值不是看他一生中能做多少惊天动地的事情,而是看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如何把自己分内的事做实做好。”钟俊林说,他选择焊接,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学习工作中找到了自己的立足点、成功点。
新闻推荐
筑梦熊兵摄呵护魏承德摄空中芭蕾谢敏毅摄颗粒归仓胡晓辉摄勤劳的补鞋匠杨康忠摄精益求精高旭东摄筑堤李翔摄疏导王剑鑫摄近期主题预告下周主题:《见证?宝贝成长》投稿网址:资阳网《行...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