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市禁毒委成员单位人员参观市拘戒所。曾强 摄本报讯(记者 罗黎)6月23日,在第二十九个国际禁毒日即将到来之际,资阳市召开2016年第六次例行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市2015年以来开展新一轮禁毒人民战争有关情况,市禁毒委相关负责人回答了记者提问。
去年以来,全市禁毒工作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禁毒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飓风扫毒”暨“禁毒百城会战”“打击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活动”等专项行动和四项“禁毒集中宣传活动”为抓手,在整治突出毒品问题、减少新吸毒人员滋生、提升全民禁毒意识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做法有三个方面:坚持以打开路,强化破案攻坚,确保打击毒品违法犯罪取得实效;坚持预防为本,强化禁毒宣传,确保毒品预防教育更具针对性;创新社会管理,建立长效机制,确保禁毒社会化工作良性发展。其中,雁江区禁毒委创新推出的“雁归来123N”社区戒毒工作模式获全国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优秀教案评比一等奖,市公安局禁毒支队被公安部评为全国网络扫毒专项行动成绩突出集体。
据统计,2015年至今,全市共破获毒品案件2322起,抓获涉毒违法人员2783人,收缴冰毒、海洛因等各类毒品40.68公斤,麻黄草18.16吨,麻黄素2000余公斤,复方茶碱麻黄碱片8万瓶,易制毒化学品20余吨,摧毁制贩毒团伙13个,捣毁加工、制造毒品窝点16个,查扣毒资80余万元、查扣车辆11台及一大批制毒工具、原材料和配剂。
记者提问
直击社会关注的禁毒热点
问:全市下一步禁毒工作重点“落实一个意见、深化三年整治、推动两项工程”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答:“落实一个意见”为落实市委市政府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禁毒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化三年整治”即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的为期三年的“利剑”禁毒严打整治行动。“推动两项工程”即推动开展国家禁毒委部署的“6.27”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程和“8.31”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程。
问:通过持续打击整治,资阳市毒情形势有何新的特点和变化?
答:经过持续不断的禁毒严打整治,资阳市面临的突出毒品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有效遏制,但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吸毒人数环比全省排名有所下降,但攀升依然明显;滥用毒品形势逆转,但合成毒品远超传统毒品;制毒活动在全省占比呈下降趋势,但仍时有发生;外流贩毒增幅放缓,但仍较突出。
问:作为普通市民,如何识别和发现制毒窝点?
答:市民如果发现原本废弃的厂房,停用的农村养羊、养猪场又开始运作,或者农村的空巢房近期不断出现较多人员或车辆,拉大量的液化气罐、玻璃器皿等,而且晚上灯火通明,就要提高警惕。
制毒窝点的隐蔽手法主要有3种:用窗帘、报纸或砖头封堵、遮挡所有窗户;使用安装监控摄像头;农村用铁丝网、看家犬来阻止陌生人进入。制毒窝点一般雇佣少数文化程度较低工人,管理、技术人员行为诡秘,严格限制外人进入;同时,采取严格封闭式生产,生产时排放刺激性气味的烟尘,产生的烟雾较难散去。对外谎称生产“除草剂”“洗洁剂”、猪饲料等,一有风吹草动,就会迅速转移。
问:资阳市对涉毒违法犯罪举报有何规定?
答:去年5月,资阳市出台《资阳市群众举报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奖励办法(试行)》,对举报涉毒违法犯罪奖励作了具体规定,奖励金额从500元至20万元不等。我们鼓励、欢迎、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举报涉毒违法犯罪,有关线索与情况可以直接拨打当地110。
问:“雁归来123N”工作模式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答:“雁归来123N”模式,是市禁毒办会同雁江区禁毒办、四川省资阳强制隔离戒毒所共同打造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模式。“雁归来123N”中的“1”表示地方党委政府“一把手”主抓禁毒工作有力度;“2”表示强戒所与地方各级部门两大块力量接茬帮教戒毒康复人员不脱管;“3”表示雁江区禁毒委牵头建立的禁毒巡防队、网管队、巡宣队三支队伍;“N”表示若干种禁毒社会化管理模式和机制。如“禁毒专业力量+相关职能部门”联动机制,“条块结合”的禁毒社会化防控体系,警企联动、双向选择的“前置式”就业安置机制等。
新闻推荐
本报讯市农业局在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以来,坚持学做结合,在“做”字上下功夫,努力让农民增收农业增效。据悉,在具体工作中以“双报到”“走基层”“三亮三比三评”为抓手,坚持“创新强农...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