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世胜 本报记者 王继
6月14日,骄阳似火,雁江区宝台镇九曲禾川现农业产业园,园区务工村民陈秀云正坐在番茄果园遮阳大棚里,打包装箱西红柿。一天劳作,她可以挣40元。能在家门口打工,她觉得很满意。而这一天,同往常一样,不时有市民呼朋唤友自驾到果园体验采摘游。
这里,距城不远,却又山清水秀,基建完善,产业特色鲜明。不仅让村民能在家致富,城里人来耍也能留得住玩得嗨,被誉为“城市后花园”。类似这样的“城市后花园”,宝台镇正在谋划打造的还有四个。
宝台镇镇长林远志表示,宝台镇依托毗邻城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定位打造“城市后花园”,规划建设“五基地一园区”, 走“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的农业“特色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道路。
理清发展思路让城里人有耍的地方
宝台镇富凉村位于沱江河畔,富家大山脚下,距城区10公里,距资阳高铁站8公里,主要种植水稻、玉米、油菜。
虽拥有这样的区位优势,但2013年前,富凉村人却一直视若罔闻。“这个村比晏家坝村离城还近,但村民观念却很落后,水电路等基础设施也很落后,没有发挥出它的区位优势。”九曲禾川现农业产业园负责人倪国伟说。
作为全镇仅有的4个农业村之一,富凉村的现状与困境在宝台镇很有代表性。发展路子怎么走?宝台镇抓住雁江区打造“万亩丘区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契机,因地制宜,立足区位优势,提出“依区兴镇”“工业反哺农业”“项目村支持农业村”的农业发展理念,并依托毗邻城东新区的区位优势,定位打造“城市后花园”,大力发展特色精品休闲观光农业,吸引城里人到周边乡村度假休闲观光旅游,提供乡村生态游一条龙服务,带动村民致富,解决资阳中心城区市民哪里耍怎么耍如何耍的问题,实现市民与村民共赢。
从2013年起,富凉村引进九曲禾川实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进行现代农业开发,土地租金1100元每亩,常年雇用农民工45人,带动当地农民年人均增收1500元以上。
加强组织领导为园区发展提供优质服务
“近期高温多雨,要注意防暑降温,注意雨涝灾害。”“病虫害防治要坚持绿色生态,要注意市场需求。”……
一到园区,宝台镇农业服务中心农艺师罗世毅就对产业园项目经理张腾龙千叮咛万嘱咐。“又不是你的产业,那么热心干嘛?”面对周边人的质疑,罗世毅很坦然,“服务好业主,既是国家公职人员应有的态度和责任,也是我发挥技术特长的分内事。业主整好了赚钱了村民才会跟着挣钱,农村才发展得起来。”
近年来,宝台镇立足打造“城市后花园”,分别在4个农业村引进业主发展了幸福菌专业合作社基地、远诚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基地、莲藕种植基地建设、鹌鹑养殖基地、草莓农场基地和1200亩农业生态观光产业园区,形成了以“五基地一园区”为主的“城市后花园”布局,让资阳市民一年四季都能在城市周边耍得好留得住吃得好。
宝台镇成立了“现代农业项目服务组”,由分管农业领导挂帅,从各有关部门抽调精兵强将,所在地村支两委全力支持,镇村干部齐心协力,在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群众矛盾纠纷等方面做了扎实的工作,确保了基地、园区建设的顺利进行。仅九曲禾川现农业产业园项目,宝台镇政府就协调补助资金500余万元。
强化一个意识园区和群众共同发展
宝台镇石牛村村支书舒代忠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自己率先承包200亩水田种植莲藕。村民看见效益后,主动流转300亩加入莲藕种植基地。该基地完全投产后,莲藕年总产量可达80万公斤,每公斤按均价3.2元计算,年产值将达到250万元。
基地、园区的发展中,难免和群众的个人利益发生冲突。宝台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群众思想宣传教育的作用,引导群众转变观念,从大局出发,从维护群众的共同利益出发,积极拥护和支持园区的发展。
同时,宝台镇积极申请农房风貌改造项目,让群众从园区的发展中直接受益,同时通过农房风貌改造来提升整个园区的品质,从而实现“园区和农户双赢”。
政府引领、业主带动、农民增收,宝台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五基地一园区”已逐步投产见效,“城市后花园”雏形渐成。
新闻推荐
6月12日,九曲河资阳城区春天半岛翻板闸和三贤公园1号桥处,数十位环卫工正在打捞布满河道的水葫芦等杂物。据悉,这些水葫芦是由上游山洪冲下来的,在资阳城区主要汇集了三处,分别在春天半岛翻板闸、...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