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新闻 安岳新闻 乐至新闻
地方网 > 四川 > 资阳市 > 资阳新闻 > 正文

明清时的宜宾城建设

来源:宜宾晚报 2016-07-28 19:55   https://www.yybnet.net/

□ 罗平

■ 明代奠定三江口城区规模

在明代,宜宾三江口城区的规模基本奠定,目前宜宾拥有的三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23处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有16处古建筑就建于明代或与明代有关。其中包括三江口石城墙建设、街巷建设和庙宇建设。

宜宾石城墙(城垛为清代所建)建于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是四川总兵李文忠为贯彻明太祖“高筑墙”的战略思想而建的,石城墙共建有六道城门。它是明朝政府巩固四川省统治的重要军事堡垒之一,也表示明朝政府把宜宾作为了西南战略前哨。

明代宜宾城内己建设有东、南、西、北及大南、小北、外南、柳家、状元、毛狮等街,另有大、小碑巷。城内己形成“通衢四达”的大什字,及“丁字口”、“小什字”等四通街口,全城街道呈“井”字形结构,与六道石城门对应。

明代宜宾城中及城郊附近约建有寺庙25座以上。佛教类的有花台寺(又名石牛寺、寿昌寺)、大觉寺、孝子寺、崇报寺、佛祖寺、白塔寺、石龙庵、石凤庵等。道教宫观城内有元都观、文清观、真武山玄祖殿、祖师殿、斗姆宫、文昌祠、另有城隍庙、土主庙、川主庙等。

明末清初,由于战争和自然灾害频繁,宜宾城大量建筑破损,人口逐渐稀少,至清代顺治十六年(1659年),叙州府才基本安定,清朝政府才实际控制叙州府并行使管理权。

■ 清代街道向城外扩建

清康熙十年(1671年),清朝政府实施“定入籍四川例”(俗称“湖广填四川”),吸引了湖北、湖南、广西、广东一批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前来“填川”入住,共移民四川100多万人,进入宜宾三江六岸达十分之一,约十万人左右。随人口增多,政府息税休民,社会逐步稳定,经济逐步恢复,促进了叙府交通、商贸、文化逐渐复苏繁华。

清中叶后,叙昆(宜宾—昆明)驿道通行,贵州毕节至宜宾的石板“驿道”连通;南广河几经疏通,金沙江、关河船运畅通。城中“叙渝帮”、“省帮”木船增多,逐渐形成定期航班,与滇黔马帮、背帮和各地船户密切了转运联系。清朝将明代邮驿机构改称塘,即水上邮驿机构。城东设了水塘(即驿栈),城西南设铜关,管理滇铜入川,稽查滇铜私运。又在宜宾北门外岷江边“沙湾头”码头设“盐关”管理税收,稽查盐商走私。宜宾水运,加上陆上原有的63个驿站、铺递(同水塘),宜宾城经富顺、自贡、内江、资阳、简阳而达成都的“东大路”也行旅不断。宜宾对外经济贸易不断扩大,商贾不断增多,经济空前繁荣。

由于经济的繁荣,道路的联通,物产的交流加快,也促进了叙府与外省的物资交流与贸易。城内先后建成了各省会馆二十余处,宜宾地方的传统手工业如杂粮酿酒、木刻印书、绉帕编织、药材加工、猪鬃清洗、府席(宜宾草席)、糟蛋、茶叶、芽菜等产品也驰名省内外。

街道建设在明代建设的基础上,又进行了一部分扩建和增加,并且向城外发展,清朝官吏为进一步加强军事防务,先后修了二座月城和三处水城(其中之一为今水东门“固圉”城门)。

新闻推荐

处理事故坠桥 交警生命止步28岁

交警随时整装待发准备出击。在路面值守纠正违法的交警。在四川境内总里程超过30万公里的道路上,有超过一千万辆机动车的车轮在上面碾过,而全省11312名交通民警,日夜守护着道路上的交通参与...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明清时的宜宾城建设)
频道推荐
  • 渠县作家李明春作品《川乡传》 外文版权输出7国
  • 九思:五十岁出道的诗人
  • 达州银行南充支行被评为 南充市“2021年度普惠金融工作先进单位”
  • 集优势,补短板,提升全程机械化率 大竹:向国家级种业大县迈进
  • 达州:优化营商“软环境” 铸造发展“硬实力”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