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李青依
城市规模不断拓展,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在雁江向宜居宜业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大踏步迈进之时,这当中不乏雁江工会人为幸福雁江建设凝聚智慧力量的身影。
今年以来,雁江区总工会以“工作项目化、活动群众化、资源社会化、服务常态化”为抓手,不断开创新常态下工会工作新局面。
组织建设不断规范
健全建会机制,提高建会质量。在各类企事业单位特别是“两新组织”持续推进普遍建立工会组织工作,继续深入推进“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上半年,着力在成渝高铁资阳站前广场南广场工程等建筑项目、重点领域和行业推进工会组织的建立,不断扩大对新领域、新阶层和小微企业的有效覆盖面。上半年,建立工会组织12个,发展职工(农民工)会员1023人。
“联建联创”,促进工作实效。在宝台镇黄泥河村泥河风光一期小区探索建立小区工会组织,将“小三级”工会建设向小区工会延伸,构建起镇乡(街道)、企业、社区(小区)工会、“职工之家”、群团组织社会服务中心三位一体式“网格式”管理和“一站式”参与社会管理的工作模式。今年,以项目化申报市级示范乡镇(街道)工会6个,市级示范社区工会13个,省级市级示范社区工会1个。
深化规范建设,增强基层活力。按照“会、站、家”一体化工作思路,在各类工会组织中强力推进“职工之家”建设。今年,各级工会组织开展“建家”面达85%以上。
加强队伍建设,强化培训工作。目前,雁江区部门、镇乡(街道)机关工会,工会工作委员会主任全部配齐到位。今年,继续将工会干部培训纳入区委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
维权工作不断深入
“只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雁江区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努力构建权益维护机制,区政府与区总工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每年就关系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以及工会需要政府帮助解决的事宜,进行协商解决;建立劳动法律监督机制,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深入推进工会劳动法律法规贯彻落实;深化劳动争议调解,基层工会劳动争议调解组织建立率达到86%以上;维权方面,成功处理了农民工王某索要拖欠工资、弘城水韵信访等典型案件,成功处理维权案件11件。
不断丰富职工民主管理内涵。规范提升工资集体协商工作,在用人单位广泛开展劳动保障诚信评价工作,助推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在扩大民主管理工作覆盖面方面,通过各种形式的职代会制度、集体合同制度的建立和运行,使非公企业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取得新突破。此外,在企业中广泛开展工资集体协商。全区41家已建企业工会的企业,全部签订了工资专项集体合同,涵盖职工657人,签订率达到100%。
加大劳动保护力度。为全面推进劳动者权益保护,减轻职业危害,2003年以来区总工会共签定了10家职业病防治专项集体合同,今年共成功签定7家安全卫生专项集体合同;进一步促进全区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切实维护了广大职工的安全健康权益。
积极开展困难职工帮扶工作。2016年项目已申报省财政的生活、医疗、助学、送温暖、职业介绍、技能培训等项目帮扶资金193.2万元,预计帮助困难职工及其子女2170人。省总工会送温暖、农民工技能培训、贫困农民工技能培训、创业基地、社会治理等9个项目,申报资金275.795万元,帮扶1285名职工、建9个示范点。
自身建设不断夯实
班子、队伍是推动工作的前提和保障。为此,区总工会不断加强工会领导班子建设和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强化工会内部管理,着力提高工会工作效率,努力扩大工会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今年以来,区总工会大力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共同学习,形成良好学风;把驻村帮扶工作与“两学一做”紧密结合,引导干部真正下沉到村、扶持到户,扎实开展相关工作,驻村帮扶工作取得了明显实效。“下一步,我们将紧紧围绕推进科学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在组织职工、引导职工、服务职工、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中体现新作为。”上述负责人说道。
新闻推荐
垃圾清运现场。□本报记者刘梦娜实习生蒋玥“仔细点,这些建渣全部都要清理干净。”7月25日,雁江区松涛镇环卫所工作人员来到松涛镇桐子社区安置房外,将随意倾倒在路边约4、5吨建渣全部进行...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