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郭春荣
“我所做的每一次公证,都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这是责任。”7月20日,资阳市学雷锋岗位敬业标兵、资阳市雁城公证处副主任科员余刚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公证员就是法律法规、政策的传播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当事人的证明人,咨询人的指引人。因此,他对公证工作心怀敬畏,不敢有丝毫的懈怠。
余刚从事公证工作已有3年,所办理的公证中,委托、继承类是最常见的。余刚每接手一件公证案件,都要仔细核对所有人证、物证,以缜密的思维和火眼金睛识得来人来物的真假。特别是继承公证,余刚总是要对其家庭成员、继承人掌握清楚后,才进行办理。
为积累经验,他还积极参与城市拆迁、民生工程、证据保全、视频公证等重大疑难公证。
2015年1月,余刚曾给某水泥厂办理保全公证,由于该企业停产多年,期间将厂房整体出租,投资方投入大量资金对厂房及设备进行改造、升级,但租赁期限届满后双方并未办理清理结算工作。市政府整体收购该企业时,要求企业在限期内拆除厂房及设备。该企业担心拆迁后与投资方发生纠纷,要求立即对现状进行证据保全。接手工作后,余刚立即和同事深入废弃厂房,对有关现状进行细致察看、丈量、记录并为企业加班加点赶制公证书。
公证工作中常常会有新情况、新问题出现。由于前述企业法定代表人远在国外治病不能亲自办理收购款支付、银行开户、转款等后续手续。经市政府、银行及企业协商一致,他和同事开创性地办理了视频签字保全证据公证,由法定代表人在视频中签字,公证处对视频签字过程办理保全证据公证。市政府、银行及企业顺利地完成了支付、转款等事项。
为解决群众反映的“以证换证”、办证难等问题,他多次建议完善、修改“亲属关系证明书”,继承公证书等文书,既方便了群众填写,又使公证法律文书更加规范。余刚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态度得到了全处同事的认可和办证群众的充分肯定。
新闻推荐
本报讯(练军)为充分发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在统筹城乡发展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资阳市增减挂钩试点工作,根据省政府办公厅、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四川省城乡建设...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