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孝德”文化一直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美德。
“孝德”文化说起来比较抽象,但雁江区祥符镇小高村却让其具体形象了起来,让村民们看得见摸得着。
“孝耀中华、德行天下”“教育子女、孝德常讲”“怀孝心、传孝言”……近日,当记者走进小高村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块醒目的“孝德文化大院”宣传牌,旁边一条长约1公里的孝德文化水泥村道围绕宣传牌而建,一幅幅印有“孝德”文化小故事的宣传图画有序地设置在村道两旁,图文并茂的文化宣传画不仅通俗易懂,也成为村中一景。
孝德宣传入民心
“我们村一直以蔬菜种植为主,村民的年平均收入也算富足,虽然大家在物质方面富裕了,但精神文化方面却没有跟上。”小高村村支书童志超告诉记者,村里于2014年开始打造孝德文化大院。在此之前,一些老的优良传统正逐渐被村民们淡忘,而“孝德”便是其中之一。
“我们把二十四孝图等传统文化的宣传牌设置在村里的主要道路上,村民每天只要出门就能看见。”童志超说,为了让孝德文化潜移默化融入村民日常生活,在村里营造浓厚的孝德文化氛围,村两委还经常组织村干部、村民代表、党员等开展尊老、敬老、孝老活动,为村里的留守老人、五保户等上门理发、整理家务,利用村民大会和广播宣传村里的孝敬典型事迹。
“现在村子里,基本上不会听说因为赡养老人问题,而引发几个后人之间相互扯皮的事情了。”小高村2组村民、72岁的李文俊笑呵呵地说。李文俊年轻时入赘到这个村子,在这里已经生活了大半辈子,也是村里一系列变化的见证人。
孝德文化暖人心
在村民健身广场上,记者从闲聊的村民们口中听到最多的就是关于哪家儿女如何孝顺、哪家婆媳关系很好、哪家又帮助有困难的家庭收割蔬菜之类的事。
据了解,从2015年开始,小高村还在村里开展了村民好人评比活动,通过村民自荐或推荐,村民小组调查核实,再由村委筛选核定,先后评选出了“星级文明户”“好媳妇”“好公婆”等系列荣誉称呼。同时,这些被评选出来的好家庭、好村民,还会通过村里的广播和红榜在全村进行宣传,因此村里各种邻里间、家庭中互帮互助互爱的暖心事变得源源不断。
“现在小高村是零上访村,这对我们的工作开展也非常有利。”祥符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孝德文化大院建设不仅改变了村民的精神风貌,也给全镇其他村子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提供了值得学习的经验和做法。
新闻推荐
本报讯(任红英)3月15日,由市委宣传部牵头组织召开的资阳市学雷锋“红细胞”志愿服务联盟全体会议在国网资阳供电公司召开,共同商讨帮扶3月5日在汽车自燃中受伤女孩小雅涵的具体事宜。资阳供...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