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8日晚,共享单车登陆资阳城区。在娇子大道、建设北路、车城大道、雁城路等主干道行进的共享单车,成为一道流动的独特风景,点燃了大家的兴奋点。随后,人们在享受更加便捷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发现共享单车不仅仅是为市民提供共享服务的代步工具,更是检验市民行为素质和公德水平的“照妖镜”。共享单车被加上私锁、被私藏、被骑进小区企图长期霸占、被人为破坏等个别现象被大家拍照上网曝光,也成为另一道风景线。面对共享单车这面新潮的“照妖镜”,市民们在感慨一少部分人个人素质亟待提高的同时,也对“镜头监督”的积极作用予以肯定。
如今,普通群众参与的“镜头监督”已经呈“遍地开花”之势,几乎无处不在的智能手机和家用相机摄像机已经成为了“镜头监督”利器,穿行在大街小巷的车辆上配备的行车记录仪也是“镜头监督”的有力手段,一些大小商场、商店的监控镜头也能积极发挥“镜头监督”作用……“人人都是镜头监督者”的预言已经成为现实。
随处可见的镜头成了督促人们端正自身行为、规范参与公共活动的重要工具。曾经有人调侃说:“小偷行业就是被越来越多的摄像镜头摧垮的。”此言虽有些夸张,但摄像镜头对不良行为的监督、警告甚至消除作用却由此可见一斑。要纠正一些人在公共场所的不良行为,除靠教育促使个人自觉遵守社会公德,靠实施法律规章制度来管理约束之外,互相监督促进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一些人对遵守社会公德和接受管理约束往往不太在意,而对监督曝光这些“刮面子”“亮丑态”的方式却心存畏惧,所以“镜头监督”让不良行为曝光常常会收到较好效果。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准备端走街头的花盆,看到周围有摄像头就马上收手;有的人要攀爬雕像,发现有人拍照就立即打消念头;有的人想破坏公共设施,感觉有打电话者的镜头对着自己就马上走开……这些情形充分说明,面对“镜头监督”,绝大多数人还是不想当反面“网红”的。“镜头监督”确实有修正不良行为的特别“功能”。
回头再看,共享单车登陆资阳这些天来,人们通过“镜头监督”和网上呼吁,确实纠正了一些人的偏颇行为。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社会生活进一步多元化演变,“镜头监督”同样会在其他方面为维护公共秩序发挥更多作用。由此可见,如果不是将镜头用于违法或侵权,而是使之发挥“镜头监督”作用,督促人们在公共场所端正行为、规范行动,我们就应当为“镜头监督”点赞。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蒲敏)4月16日,为期两天的2017年资阳网球公开赛结束,共有来自全市60余名业余网球爱好者参赛。据悉,此次比赛包括男子单打、男子双打、女子双打、混合双打,分为常青组、青年组、女子...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