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阳文明城市、卫生城市创建进度滞后
5月16日一大早,资阳市雁江区滨江西路二段东一巷,来了一批特殊的“环卫工”。
资阳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吉明带队,多名市委常委及区县党政主要领导干部打扫完滨江西路二段东一巷整条巷子。
这不是一次“作秀”。陈吉明说:“我们是想向300多万资阳人释放一个讯号,文明城市、卫生城市,要靠每一个资阳人共建共享,希望大家积极行动起来。”
2017年6月、7月,资阳市先后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目标到2019年和2020年实现,但进度远落后于全省大部分市州。
创文、创卫缘何落后?“后进生”如何迎头赶上?看得见的硬性标准背后,还有哪些看不见的考验?
□本报记者郭静雯
欠账多基础差城区环境脏乱差
文明城市、卫生城市,是对一个城市生态环境、生活水平、市民素质等的综合评定。具体到一条条街道、一个个公厕,甚至是一棵棵花草,都影响着城市的品质和市民的幸福感。
今年2月,资阳这个全省最年轻的地级市,刚刚度过20岁生日。就创文创卫而言,资阳面临建市晚、基础差、底子薄的现实。与全省21个市州横向比较,资阳是唯一未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的地级市,也是最后一批启动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的市州。
资金成为第一个“拦路虎”。资阳经济总量偏小,“每年能投到创文、创卫中的资金十分有限。”资阳市创卫办副主任朱跃建说。
城镇化率低、城市建设欠账多,也是久攻不破的难题。资阳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41.3%,分别低于全国、全省17.2、9.5个百分点。城市整体呈现出“建设管理水平不高,配套设施不完善,中心城区环境脏、乱、差。”
在资阳主城区,市民最不愿意走的一段路大概要数北门的莲花片区。动不动就会在坑坑洼洼的路上堵上20分钟,被乱搭乱建的房屋、横七竖八的小摊和随处飞舞的小广告包围……这里已成为城市脸上的一块“疤”。
而在城乡接合部、没有物业的开放式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类似现象也十分常见。这些“不文明”“不卫生”现象的集中地,也是创文、创卫难啃的“硬骨头”。要改造,几乎等于推倒重建。
啃“骨头”治顽疾市容市貌大变样
事实上,早在2015年,资阳就已经注意到这些城市“顽疾”,并于当年下半年开展市容市貌“十大专项治理行动”,治理对象包括车辆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环境卫生等。
2017年6、7月,资阳又先后启动省级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成员单位名单中囊括了20多个市局级部门,整治内容也增加了水生态环境、食品安全、行车文明等,涵盖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相比此前借“双创”之机进行的城市治理力度更大,范围更广。
皇龙片区曾是资阳市规模最大的马路市场之一。一年多前,两纵四横的街道上摆起了1200多个摊摊,瓜果、蔬菜、衣服鞋袜,各种商品横七竖八地挤到一起。白天是没完没了的讨价还价声,晚上摊摊一收,这里就成了满地狼藉的垃圾场。
“搬迁是一个大工程。”资阳市城市行政执法局相关负责人说:“1000多个摊主如何安置,新市场如何选址、规范管理,市民生活不便引发的矛盾,都考验执政智慧和能力。”其中的问题,仅交涉协调、宣传告知就用了大半年时间。
在资阳东门大桥,几户“钉子户”占据沱江一桥交通要道,截断3条车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协商处理,居民却提出过高或无理要求。2017年12月22日,这一违法建筑终于被依法强拆……
过去两年,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随着“双创”的深入进行,近400余条背街小巷得到整治,十多个马路市场彻底消失,近百个城市山体种上了草木,上千家餐饮店都安上了油烟处理设备。从4月26日起,资阳市城市行政执法局联合雁江区政府组织开展清除资阳城区陈年垃圾集中攻坚行动,这是资阳城区有史以来最全面、最彻底的一次陈年垃圾清除行动。截至5月15日,3万吨陈年垃圾已全部清除……一个个“硬骨头”被啃下。
改习惯变观念迎头赶上路还长
按计划,资阳争取到2018年整体达到省级文明城市标准,2019年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城市,并同步启动全国文明城市的创建工作;到2019年6月达到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标准,争取2020年成功创建。创文、创卫,目前已进入攻坚期。
随着公共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城市文明的基础越来越好,不少“硬骨头”被啃下。然而,文明城市、卫生城市,不仅仅是一个个看得见、可量化的硬性标准。这背后,还有许多隐藏的、看不见的感受考验“文明”。其中,“不文明的习惯和不愿改变的观念,才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资阳市精神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认为。
今年3月,资阳网友投票评出公众心目中的“十大不文明行为”。其中,“出租车不打表,随意喊价”“宠物惊扰他人,随处便溺”“窗口单位态度冷硬”“随意插队”“共享单车乱停”等位居前列。三贤广场的环卫工人郭成善说:“明明走几步路就是垃圾箱,可偏偏有人把垃圾丢在马路上。”资阳交警大队在规范机动车礼让行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不少司机的抵触。
如今,不少省内县市已经用更高、更国际化的标准——健康城市的标准要求自己,资阳要想从文明、卫生的“后进生”迎头赶上,形成爱卫生、讲文明、有公德的环境和氛围,路还很长。
改革发展中,如何在保障改善民生中提升资阳共建共享水平,更是当下每一个资阳人应当思考的问题。
新闻推荐
本报讯(龙涛记者郭春荣)5月17日,资阳市重点打造的省级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示范县项目——雁江区电子商务产业园正式开园运...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