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评论员
近日,市纪委、市监察委通报了近期查处的31件发生在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件。对这些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的集中查处,释放出“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的强烈信号,充分彰显了市委持续深入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铲除基层微腐败、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净化政治生态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市委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从严治党部署要求,牢牢把握“三个不可低估”形势判断,坚定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不懈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反腐倡廉取得显著成效,风清气正政治生态加快构建,干部群众对党风政风认可度有了新的提升。但也要清醒看到,当前资阳市反腐倡廉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管党治党“宽松软”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良好政治生态基础还不牢固,不少地方还存在薄弱环节。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四风”问题尚未彻底根除,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还时有发生,广大群众对此反映十分强烈。因此,必须顺应群众的呼声和社会的期盼,推进全面从严治党进一步向基层延伸,大力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
人民群众痛恨腐败,尤其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有着切肤之痛,更是深恶痛绝。综观这次通报的31起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尽管反腐倡廉、正风肃纪在大力推进,但依然有人目无法律法规、无视纪律和规矩,利用职务之便为其亲友的经营活动谋取利益、违规收取他人财物,依然有人违规使用集体资金、违规收取危房改造补助群众费用、虚报套取国家救灾救助资金和征地补偿款、滥用职权、违规挪用民政专项资金、私分计生费用等,依然有人违反工作纪律、未按规定值班值守、未按规定进行党务村务公开、违规低保评议等等。表面上看,与那些已被查处的“老虎”“ 巨贪”相比,这些案件似乎不是那么触目惊心、影响巨大,但其危害程度,绝对不可小觑。这些“蚁贪”“蝇贪”“微腐败”大多出现在基层,就发生在群众身边,群众耳闻目睹、感受至深。它直接损害了基层群众的切身利益,侵蚀了党群干群关系、败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后果同样严重。这也说明,反腐倡廉仍然在路上,作风建设未有穷期。
党风政风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直接连接民心,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在这个意义上,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坚决铲除基层微腐败、切实保障群众切身利益,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的执政基础,是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举措。我们要以这次集中查处的侵害群众利益典型案件为契机,针对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易发高发领域,抓住在脱贫攻坚中虚报冒领、截留私分、挥霍浪费等,在土地征收、惠农政策落实中克扣群众、贪污挪用、优亲厚友等,在办理涉及群众事务中吃拿卡要、欺压群众等,不作为、慢作为、不善为,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十项规定和市委市政府十项规定,党务政务村务办事不公开或公开不到位等突出问题,进行重点整治,加大查处力度,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凝聚党心民心,净化政治生态,进一步提高群众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古人云:“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鉴,从中汲取深刻教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规矩意识、强化纪律约束、牢记为民宗旨、转变工作作风,争做一心为民、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新闻推荐
本报讯(实习记者陶思懿)近日,有热心市民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6656119,称雁城外环路有多个道路指示牌上的字出现错误,具有误导...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