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江区总工会开展旅游行业厨艺大赛。□ 本报记者 胡佳音
夏日青青,雁江区迎来了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的召开。
站在时间的节点上回望,自雁江区工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以来的五年,雁江区总工会围绕中心大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着力打造品牌工会、维权工会、帮扶工会和效能工会……步履坚实,工作成效凸显。
先后荣获全国总工会“落实建会三年规划先进集体”、四川省“工会系统先进集体”、资阳市“十万职工大练兵、大比武劳动竞赛优秀组织单位”等荣誉20多项。2013-2017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全市工会工作一等奖。
明确职能定位 服务大局基层
五年来,区总工会不忘初心,职能定位更加准确,工作思路更加清晰。
坚持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以建设维权型、服务型、创新型工会组织为目标,以服务发展、服务企业、服务职工为重点,创新开展诚信评价、集体协商、农民工服务三项工作,全面推行工作项目化、活动群众化、资源社会化、服务常态化“四化”理念,深入实施职工建功立业、基层组织建设、精准服务民生、着力维权帮扶、创新党组织建设五大工程,做到了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坚持服务职工、服务基层。争取上级工会资源1222.6万元,获得党政资源466.2万元,整合社会资源27.15万元,切实增加了工会服务社会、服务职工、服务群众的能力。
夯实基层基础 全面提升覆盖面
五年来,区总工会牢记使命,工会组织全面提升,工会基础不断夯实。
建会入会创新推进。工会组织形式和职工(农民工)入会方式得到全面改革,实现网上、网下对工会组织、工会会员实名制动态管理,在全市首推学习顾村经验试点工作。目前,全区建立工会组织1612个,会员22.3万人(其中农民工会员16.2万人),建立非公企业工会组织785个,实现机关、事业建会率达100%,职工入会率达100%,全总非公数据库企业建会率达100%,职工入会率达96%,村(社区)建会率达100%,职工(农民工)入会率达95%,经审组织、女工组织组建率达100%。
联建联创再上台阶。按照项目化模式推动乡镇(街道)、社区(村)、企业开展“三级联动联创”活动,深化乡镇(街道)工会创“六好”,社区工会创“五优”工作,构建“工会”“职工之家”“惠民帮扶站” 三位一体“网格化”管理和“一站式”参与社会化管理服务新模式。全区共有四川省示范乡镇(街道)工会2家、四川省示范社区工会3家;市级示范乡镇(街道)工会19个、市级示范社区工会35个。
基层工会更加规范。进一步健全基层规范化工会建设机制,基层工会达“六有”标准和“职工之家”建设达标率分别达87%,基层会员评家优秀率达87%,各类工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96个,全国模范“职工之家”1个,全国模范“职工小家”1个,省模范“职工之家”1个,省模范“职工小家”1个,市级模范 “职工之家”3个。
激发职工激情 更好服务发展
五年来,区总工会凝心聚力,职工激情全面激发,服务发展成效显著。
深入实施先进引领。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在全区职工中选树培育了一批具有典型意义和影响带动作用的先进模范、工匠典型,成功创建了资阳市精工机械有限公司“职工技能人才创新工作室”,四川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为全国及省部劳模、市级劳模700余人次发放了慰问补助金56.5万元,为困难劳模发放补助金73.8万元,每年组织全区140余名劳模全面健康体检。
广泛开展劳动竞赛。广泛开展十万职工“大练兵·大比武”劳动竞赛和“五化五强”班组创建活动,组织开展了行业或专业技能竞赛300余场次,150家企业参加竞赛,参与职工达5.2万人次。全面开展评优表彰,推荐评选全国劳模1名、省部级劳模4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个、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状2个;7个单位荣获资阳市“我学、我练、我能示范岗”荣誉称号,9人荣获资阳市“我学、我练、我能岗位能手”荣誉称号。3个部门或车间获“资阳市五一巾帼标兵岗”称号,4位女同志荣获“资阳市五一巾帼标兵”称号。
不断丰富文体生活。建成了全国职工书屋2个、市级职工书屋10个、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2个,组织开展全区性职工文体活动35场次,举办了机关职工运动会15场,在村、社区举办各项活动50余场次,极大激发了全区职工的劳动热情。
健全维权机制 力促和谐劳动关系
五年来,区总工会开拓进取,维权机制更加健全,劳动关系更加和谐。
坚持源头参与。加强劳动关系三方协商,全面建立职工维权律师团、着力构建劳动争议调解机制、强化基层工会劳动法律监督、探索组建城际联动维权等机制,全区各级工会共办理职工(农民工)维权案件137件,受理率100%,办结率达100%,帮助180名职工(农民工)讨薪930多万元。
创新民主管理。切实保障职工民主权利,全区国有企业、事业职代会、厂(事)务公开率达100%,建制率达100%,全区非公企业职代会(职工大会)、厂务公开建制率达93%。区中医院等10个企(事)业单位为民主管理工作示范点,加多宝饮料有限公司为省级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南骏集团技术中心测试组、国网雁江供电分公司水电运维一班为省级职工民主管理示范班组。全区已建会的1383个企业中签订工资集体协议企业达1370家,签订率达99%,资阳市精工机械有限公司等14个企(事)业单位被评为工资集体协商示范单位。
做好劳动保护。深入开展“安康杯”、安全生产月知识竞赛、安全演练、安全生产操作能手竞赛等活动320场,各级工会组织参加各类安全生产知识宣传活动450场次。积极参与安全事故调查,成功配合解决了26起安全事故。
推进女职工特别保护。开展女职工健康知识讲座13场,累计培训561人次,建成妈咪宝贝屋7个,“女职工心灵驿站”6个。强化女职工大病保险,438家单位23712人,购买女职工大病保险30479份,参保金额304.79万元,五年共赔付92人117万元。帮扶45名建档困难女职工3.6万元,为80名女职工免费购买女职工大病医疗保险。
精准发力 帮扶特色鲜明
五年来,区总工会精准发力,帮扶特色更加鲜明,帮扶效果非常明显。
进一步扩大帮扶力度。通过项目化、社会化运作,积极争取中央、省财政、省总工会、省困难职工帮扶基金会项目资金1004.84万元,帮扶困难职工12206人。通过精准帮扶,2014名建档困难职工实现了解困脱困。
进一步丰富帮扶内容。扎实推进“春送岗位,夏送清凉,金秋助学,冬送温暖”活动;举办“春送岗位”专场招聘会7场次,499家企业提供岗位176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8647人。五年来,共筹集资金164.23万元开展“夏送清凉”活动,走访慰问一线职工、环卫工人、交警等9129人。整合各类助学资金285.7万元,帮扶困难学生3082名入学。筹集送温暖资金379.23万元,帮助困难职工(农民工)10077名温暖过冬,幸福过年。
进一步完善帮扶措施。争取省总工会职工创业补助140余万元,培育农民工创业基地460余个,帮扶461人,带动就业2万余人次。推进职工保险,目前有226家单位10647名职工续保和新参加职工住院医疗互助保险,参保金额116万余元,赔付4100人420余万元。
进一步推进脱贫攻坚。依托省财政、省总工会等项目资金99.5万元,开展贫困村技能培训1350余人,累计补助村级阵地建设20余万元。全力支持联系帮扶的中和镇干沟村脱贫攻坚工作,确保了干沟村路畅、水通、电不缺的生产生活环境,实现了“户脱贫、村摘帽”的脱贫计划。
新闻推荐
受损车辆。□实习记者陶思懿7月6日,雁城投放了首批15辆共享汽车,便利的自助式租车服务及半价优惠吸引众多市民前去...
资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资阳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