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佳鹭
他听党号召、敢于承担,全心全意守护着雁江区两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为集中医学观察人员营造良好的环境。他乐于奉献、不怕辛苦,带领医护人员收拾医学观察人员生活垃圾,给予他们家人般的温暖。他就是雁江区迎接镇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陈朝兵。他和全院干部职工一起,用专业的技艺、暖心的服务,同86名集中医学观察人员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忙碌的一天一夜收容15名集中医学观察人员
1月24日,全省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陈朝兵忙碌了一天,终于能在晚上8点同家人一起吃个团年饭。在洗完手落座准备吃饭时,他的电话便响了起来。“你们镇上的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点马上要接收集中隔离观察人员,请马上安排医护人员去值守。”拿起筷子还没来及吃一口菜的陈朝兵赶紧放下了碗筷。“我有事情,要走了!”挂了电话,陈朝兵对等他吃饭的母亲、妻子和女儿撂下这么一句话,拿起公事包就出门了。
艰巨的任务,悄然而至的重大疫情,陈朝兵边下楼边打电话,安排医院值班人员做好到隔离点去值班的准备。很快,他开车赶到了医院,接上医护人员、装上防护物资,就赶往集中隔离观察点。
晚上10点,第一名密切接触人员被送到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陈朝兵和同事立即帮他安排房间,给他宣讲防护知识。当晚,共有15名密切接触人员被送到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每到一个人,陈朝兵都热情接待他们,给他们安排住宿,讲解防疫知识,安抚他们的情绪。当安顿好15名人员后,时间已是凌晨4点了。可他仍不放心,又逐一与医护人员进行交流,反复强调、反复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和为医学观察人员服好务。
当一切安排好之后,陈朝兵才回到车上,放下座椅躺下睡觉,仅睡了两个小时,他便又投入到新的一天工作中。
细心的“一事一问”服务医学观察人员暖心窝
陈朝兵所在的迎接镇有两个集中医学隔离医学观察点,入住了86名医学观察人员。在陈朝兵和同事的热情服务下,很多人从抵制到配合,从埋怨到感激……
患者王某的密切接触者刚被送到集中医学观察点时,就非常生气地对陈朝兵他们吼:“我不发烧,我没病,凭什么要隔离我!”对此,陈朝兵反而更热情、更细心地给他详细解释疫情的危害性、隔离的必要性,努力打消其恐慌的心理。
为让被隔离人员可以安心隔离观察,陈朝兵像对待家人一样关心他们,为他们量体温、提供伙食、宣讲防疫知识、安抚激动情绪。
有一位被送来隔离的人员,在集中医学观察点寡言少语,很少与人交流。他到来的第三天,陈朝兵发现他的胡子长长了很多,陈朝兵便买了一次性的剃须刀和吹风机送到隔离点,交给了负责值守的同事,让其分发给有需要的人。
隔离点开始了规范化和制度化,陈朝兵又想着怎样让隔离人员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爱。围绕当好群众服务员,他完善了与隔离人员的沟通方式,隔离人员在生活上有什么需要,只要说一声,相关人员便进行采购,保证隔离人员隔离不隔爱。同时,要求医护人员在每次测量体温时,为隔离人员讲解如何做好个人防护、稳定隔离人员情绪、缓解紧张心理。
陈朝兵用心用情服务被隔离人员,身先士卒守护好集中隔离点。隔离人员的生活垃圾要被当做医疗废物处理,刚开始时,负责垃圾收集的人员害怕接触这些生活垃圾后被传染,有抵触情绪。陈朝兵便给他们做示范,如何保护自己,如何正确收置垃圾、如何打包处理,彻底消除了相关人员的恐惧心里,让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的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短时间的相处,陈朝兵与隔离人员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看到他们都健康、高兴地回家,我觉得一切都值了。”陈朝兵说。
新闻推荐
全市复工餐饮单位2138家复工率24.5% 抓紧抓实已复工餐饮单位巡查检查和问题整改
工作人员分拣包裹。本报讯(陈萍记者黄智微)引导全市复工复业餐饮店设立外卖外带“取餐点”,张贴“本店只提供外卖、外带...
资阳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资阳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