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韩成玺
3月10日,位于雁江区丹山镇罗高村七组的种猪养殖场在沉寂了两个多月后,又恢复了之前的忙碌。戴着口罩的七八十名工人分布在场区各个角落,抓紧各项建设;五六名安装员穿梭于已建成区,加固设备安放框架。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雁江区高度重视生猪稳产保供工作,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生猪产业复产。2019年,区政府与四川正大畜牧公司签订了35万头生猪产业项目合作协议,计划投资4.4亿元。目前,正大一期5万头项目的1个种猪场和13个育肥场已全部复产复工。
“整个生产生活区大概两万平方米左右,占地近40亩,去年9月开工建设,预计今年5月底即可投入使用。”负责具体养殖事宜的资阳正源农牧公司负责人张军说,种猪场预计投资3800万元,建成后每年可出栏种猪2400头左右。
除了在建的养殖场地复工外,已建成的育肥场也正在有序进行喂养生产。位于伍隍镇五里村三组的育肥场就是其中之一,此处存栏生猪2780余头。
“此处育肥场于2019年11月中旬投入使用,如今喂养的第一批生猪已育肥120多天,今年4月底即可出栏销售。”张军告诉记者,为了养殖安全,生猪育肥都是“全进全出”,尽可能避免不同批次猪造成交叉感染。出栏后,需空栏半个月进行清洗、消毒、干燥后,再饲养下一批。
据介绍,雁江区祥符、丹山、老君、石岭、小院等乡镇还有同等规模的十余个育肥场。其中,已投入使用的四个场存栏生猪共1.1万头。其它育肥场正在建设中,最快的预计3月底投产。
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生产,稳定生猪保供,雁江区出台了《促进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八条措施》,通过稳定生猪产能、推行标准建设、落实奖补政策、强化要素保障、健全防控体系等措施,进一步推动以生猪为主的“菜篮子”建设,依靠各项保障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生猪生产的恢复,确保不断档、不脱销。
据了解,雁江区现有生猪养殖场(户)1.63万户,其中规模场146个,适度规模户808户,散养户1.55万户。全区存栏生猪38.68万头,其中育肥猪34.69万头,预计2020年可出栏生猪85万头。
新闻推荐
四川经济日报资阳讯(石科俊刘春记者汤斌)近日,四川省市场监管局通报2019年全省专利行政执法案件数量,资阳市2019年共处理专利...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