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餐时, 不少市民选择使用公筷。□实习生王悦莲本报记者郭菁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市民健康防护意识逐渐加强,公筷也被更多人所接受,逐渐出现在资阳市大小餐桌上,也带来更多餐食文明。
近日下午6点,记者来到雁城皇龙路口一家饭店,看到几桌客人先用白色公筷夹取适量的菜到各自碗里,再换成黑色私筷夹饭菜入口。公筷和私筷之间来回切换的这一步骤虽小,却严密阻断了筷子传染病菌的路径。
一位客人告诉记者:“用公筷虽然有点麻烦,但为了自己和家人健康,应该坚持下去。”
据悉,“一人双筷”是该饭店为客人提供餐具时的标配,客人就餐前,服务员会主动建议客人使用公筷。
“我们在每一桌都放了公筷,也不断提醒客人使用公筷。”该饭店大堂经理曹敏表示,公筷可以阻断病菌的传播,饭店积极响应政府号召,提倡客人使用公筷。同时,饭店也会分开清洗使用过的公筷与私筷。
记者走访中发现,如今,公筷不仅出现在饭店,也出现在市民家的餐桌上。雁城芭蕉园小区居民陈先生一家就餐时就严格使用公筷。“在街上看到文明公筷的宣传海报,想到家里经常有人感冒,为了减少传染,全家人开始用公筷。”陈先生表示,使用公筷不是“生分”,而是多一份关爱。
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众人围坐、觥筹交错、不分你我,才显得关系亲近。公筷似乎打破了传统饮食习惯,让很多人不习惯也不接受。“用餐过程中,筷子和勺子的交叉使用容易引起细菌和病毒在就餐者之间传播。有实验表明,使用公筷、公勺和不使用公筷、公勺用餐后的细菌对比最高可达250倍,使用公筷、公勺会明显减少菜品中的细菌污染。为了大家的健康,应该用公筷吃饭,文明聚餐。”市疾控中心健康教育所所长、副主任医师吴华英倡议。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市民越来越意识到,使用公筷不仅是“保护”,也是文明餐桌的“重头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黄智微)7月13日早上7点,雁江区莲花街道双龙井社区63岁的“五老”志愿者张惠洁骑着电瓶车,拖着一批爱心物资,来到雁...
资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资阳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