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综艺新闻 港台综艺新闻 欧美综艺新闻
地方网 > 娱乐 > 综艺新闻 > 国内综艺新闻 > 正文

这一波“诗歌热”还能持续多久

来源:齐鲁晚报 2018-01-03 14:23   https://www.yybnet.net/

□袁跃兴

2017年初,《中国诗词大会》火遍全国;岁末,诗人余光中去世,在网络上刷屏的除了点点“烛光”,还有他的诗……日前,有媒体回眸2017年,发现诗人多了、诗刊多了、诗歌节多了,诗歌类新媒体也四处圈粉——诗歌热似乎又回来了。

诗歌“热度”如何,很难用指标去量化,不同圈子的人感受也截然不同。那诗歌热如何判断?从数字来看,在诗歌界颇具影响的《诗刊》杂志,其发行量近年持续增长,2016年更是增长30%,其中个人订阅占百分之六七十;中国诗歌网网站自2015年正式上线,日均访问量20万左右,日均页面访问量50万,最高时达500万;注册会员近11万人,注册诗社近2000家,平均每天收到投稿2000件;如果觉得这些数字太“虚无缥缈”,还可以再检索一下“诗歌节”,你会发现近一个月全国各地见诸报端的诗歌节竟有二十多个,以地域命名的有“张家界国际旅游诗歌节”“武汉诗歌节”“上海市民诗歌节”“香港国际诗歌节”“白帝城诗歌节”,打名人牌的则有“仓央嘉措诗歌节”“徐志摩诗歌节”“李白诗歌节”等。

年轻人不再讳言“诗人”的文艺身份。大学中诗歌社团纷纷涌现。几乎每所大学都有一个诗歌社团,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都有“五四文学社”,武汉大学的“浪淘石文学社”从上世纪80年代延续至今。

中国诗歌学会会长黄怒波作为发起人之一的音频节目“为你读诗”,现在已有百万用户。大量年轻人通过新媒体读诗、写诗,两年一届的“夏青杯”全国朗诵大赛,第一届才有1万人报名,今年有97万人,绝大部分是年轻人。“诗歌是很好的文化载体,解决的是心灵认同感的问题。”诗歌成为年轻人自我表达的需要……

从一家人坐等《中国诗词大会》到数以万计的年轻人“读首诗再睡觉”、机器人小冰写诗引围观,近年来诗歌屡屡制造公共话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感越来越高,很多人都体会得到。

那么,这一波热度能持续多久?这要看到底谁在给诗歌“加热”。改革开放以来,从朦胧诗热潮到后来的“席慕蓉热”“海子热”“汪国真热”,再到“打工诗歌热”“余秀华热”,不同时期的诗歌热都有共同的基础,那就是我们这个民族自古就有的诗性和诗心。“诗言志,歌咏言”“诗者,天地之心也”,在我国,诗歌堪称最为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也正因此,尽管社会对诗歌的热情多有反复,但诗歌在我国从未真正沉寂过。

当然,前些年,文艺圈、诗歌圈也曾经出现一些所谓走红的诗人及诗歌作品,但是,其中大多是炒作,即使是某一诗人或作品引起关注,也往往最终流于一种消费化的、娱乐化的狂欢,变成一种喧嚣、躁动的事件,而远离了诗歌艺术本身和主体的讨论,基本上都是一些海市蜃楼般的假象。与这样的所谓热潮相比,近两年的诗歌回暖则更趋向于大众化,有全民读诗的倾向,这是因为跟此前的诗歌热原因有所不同,互联网为诗歌的传播插上了新的翅膀,以微信公众号为代表的传播渠道与短小精悍的诗歌、碎片化的阅读更为“般配”,使数百万用户借助手机读诗、听诗甚至写诗,以更快捷的方式与诗歌亲密接触。此外,更深层次的动力在于需求。人们满足了物质需求后,精神需求日益高涨,诗歌热也是人们渴望精神生活更充实、更丰富的表现。

可以说,诗歌回暖是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果,也是我国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持续提升的表现。我们乐见诗歌热,呼吁更多力量为之“助攻”,当然同时也要保持理性——让诗歌回暖不是为了掀起全民读诗的热潮,而是不断创新传播形式,不断开拓传播渠道,营造更浓厚的氛围,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了解诗歌,为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供更多元的服务、更丰富的选择。

新闻推荐

女学生被电信诈骗自杀身亡 主犯一审被判无期

据新华社广州12月28日电广东省揭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8日对被告人陈明慧等七人电信网络诈骗案一审公开宣判,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陈明慧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诈骗罪分别判处...

相关新闻:
快乐一家子2017-12-31 12:20
猜你喜欢:
评论:(这一波“诗歌热”还能持续多久)
频道推荐
  • 公园里的捐赠 王溱
  • 图说天下 2022年04月16日A07版文章字数:434朗读:
  • 迄今发现的最远恒星 也许开启了研究早期宇宙的新窗口
  • 各地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主题活动
  • 俄通报乌千余守军投降美将供乌8亿美元军援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