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安庆 今日桐城 今日怀宁 今日潜山 今日太湖 今日宿松 今日望江 今日岳西
地方网 > 安徽 > 安庆市 > 今日桐城 > 正文

上世纪50年代,他们因何登上天安门观礼

来源:合肥晚报 2021-05-11 01:00   https://www.yybnet.net/

○《一等优抚模范龙冬花》档案

○1953年,龙冬花受到毛主席接见

○“农民歌手”殷光兰

□周茂莉 马晶晶 陈明香 何芳芳

关于五一国际劳动节,你会想到什么?这一天,我们往往会想起这样一群人,他们是铁人王进喜、掏粪工人时传祥、售货员张秉贵……是的,他们就是家喻户晓的劳模。他们既是我们身边的榜样,也是学习的典范。新中国成立后,劳模表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上世纪50年代,安徽表彰过哪些劳模呢?

新中国成立后,劳动节成为我国法定节日

五一劳动节,又称国际劳动节。这个节日的起源,还要从1886年美国芝加哥城的工人为争取改善劳动条件、实行8小时工作制而举行的大罢工说起,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由恩格斯领导的第二国际在巴黎举行代表大会。会议通过决议,决定把5月1日这一天定为国际劳动节。

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作出决定,确定5月1日为劳动节,从此,劳动节成为我国的一个法定节日。

为了庆祝劳动节,人们通常会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除此之外,对于劳动者来说,他们往往会想起那些家喻户晓的劳动模范。

那么,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表彰劳模是在哪一年呢?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召开会议通过了《关于召开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决定》,其中就提出开展劳模表彰大会,对部队中的战斗英雄、工人、农民及士兵中的劳动模范进行表扬。这次表彰大会上共推选出了464位劳模代表,其中有208位工业模范代表、198位农业模范代表、58位部队模范代表,并授予他们“全国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

这次的劳模表彰不仅鼓舞了群众信心,还激励了他们投身于新中国建设的热情,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各地纷纷掀起学习劳模的热潮。

上世纪50年代,安徽劳模代表曾参加国庆观礼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表彰劳模会在社会上营造积极向上的氛围,鼓励劳动人民向优秀人物学习。新中国成立初期,安徽也涌现出大批劳动模范。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纪50年代,安徽还把农业、工业领域的劳模分开进行表彰。

1952年11月底,安徽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农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同时举办农业生产展览会。你或许不知道,出席这次会议的劳模代表必须符合一定的条件,那么这些条件都有哪些呢?省档案馆馆藏的1952年11月2日《关于召开安徽省首届农业劳模代表会及举办农业生产展览会的通知》档案就回答了这一问题,就是丰产、爱国与使用科学技术。如此高标准、严要求,足以证明这些劳模代表非常优秀。

同样,安徽也对一批工业领域的先进人物进行了表扬。对此,省档案馆馆藏的1954年11月9日《中共安徽省委批转省工会联合会党组关于安徽省首届工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的报告》就记载了这次表彰大会的情况,“安徽省首届工业劳动模范代表会议,于六月六日开幕,十五日结束……”出席这次表彰大会的有来自工厂、矿山、建筑、铁路、邮电等多个部门的劳模代表,会议表彰了技术工人、工程师、技师、技术员、车间管理人员、工会工作者及普通工人。此外,对这次表彰,《安徽日报》还开辟专栏,集中宣传周玉昌等12名劳动模范的先进事迹。这样看来,无论是农业领域还是工业领域都有劳模涌现,他们不仅影响着当时的工农业生产方式,还影响着工人、农民的生活状态。

受到表彰的劳模不仅会被授予荣誉称号,还有机会参加国庆观礼。1959年的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并举办庆祝活动,安徽曾经就有劳模代表参加这次庆祝活动,同国家领导人一同观看阅兵式。关于这一点,档案中也有所记载。在省档案馆馆藏的1959年9月20日《安徽省委、安徽省人委关于选派劳动模范及先进工作者参加国庆观礼的通知》中就记载了安徽各地区曾经参加国庆观礼的劳模代表,比如合肥市11人、芜湖18人、安庆11人、六安10人、阜阳13人……在这些劳模代表中,还有大家熟悉的安庆地区妇女劳模龙冬花、合肥劳模“农民歌手”殷光兰等。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人才辈出,那么上世纪50年代受到表彰的劳模都是做什么的呢?以安徽为例,这些劳模中就有来自农村的妇女劳模,也有农民歌手。

都说妇女能顶半边天,安徽的妇女劳模就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龙冬花是安徽桐城人,也是上世纪50年代杰出的妇女劳模。省档案馆馆藏的《一等优抚模范龙冬花》就记载了她的模范事迹。龙冬花是共产党员,也是军属。1949年,她动员丈夫去参军,并鼓舞他在前方立功当战斗英雄,自己在后方努力生产当劳动模范。1952年夏天,连续多日的倾盆大雨,导致长江涨水严重,江堤在风雨中岌岌可危。年仅23岁的互助组长龙冬花,组织村民们推着水车冲在抢险前线。在洪峰袭来的危急关头,她跳进滔滔洪水,带领群众用身体堵住决口,最终救出了几百亩的水稻。

在日常生产劳动中,她也积极参与,主动帮助其他军属解决困难。群众要给她代耕,她却说,“我是个年轻人,我能劳动,要代耕去帮助那些无劳动力的军属更重要。”在爱国售棉运动中,她以身作则把自己的皮花卖给合作社,并且在她的带动下,村民们一共卖了400多斤皮花,为国家建设做出贡献。

除了龙冬花,合肥还有一位被百姓亲切称为“农民歌手”的殷光兰也曾登上过劳模表彰的舞台。在省档案馆馆藏的《为人民而唱歌——殷光兰》的档案中就讲述了她辛勤创作,为百姓唱歌的故事。殷光兰是安徽肥东县的一个姑娘,自小就喜欢唱歌,由于出生在农村地区,她对民歌更是情有独钟。解放后,作为童养媳的她翻了身,唱歌的爱好得以尽情施展。

起初,她还只是在田头唱、街头唱、广播里唱,后来,她就从村唱到了县,唱到了省,一直唱到天安门。1959年,她还亮相在国庆十周年汇报演出舞台上,受到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殷光兰有一个编歌的梦想,但贫困的家庭条件使她没有机会学习文化知识,更不用说编歌,好在后来她上了一年半的学,认识了不少字,于是编歌的理想成为现实。但是在当时,既要忙生产,又要忙家务,腾不出时间,她也曾想过放弃,但是在乡亲们的鼓舞和支持下,她还是坚持了下来,用边学、边查、边写、边唱的办法编唱了一首首动听的民歌。有一年,为了迎接国庆节,殷光兰想写一首民歌,但是在主题上却犯了难,思前想后,最后她决定写一首有关丰收图景的民歌,档案中就记载了她创作这个民歌的过程。“我生长在农村,党组织一直安排我参加生产劳动,多少个丰收的图景,多少次欢乐的场面,姑娘们的歌声、老年人的欢笑、孩子们的嬉闹……都一一印在我的心头。用我自己经历到的、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去写,于是决定以丰收场地为背景,用联唱形式来写它。这首歌,我一开头就写:好酒香味透过瓶,好嗓唱歌不用琴,咱们社员一开口,百灵鸟都收回串儿铃。颗颗黄稻粒粒饱,里面新歌装多少,多少稻儿多少歌,千首万首唱不了。扬稻要站东风口,唱歌要赶好时候,迎接祖国喜庆日,扬掀撒开歌万首……”

自从1955年殷光兰编出第一首民歌,此后她的作品就越来越多,“农民歌手”的称号也越来越响亮。

其实,除了龙冬花、殷光兰,劳模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的身上都展现了劳动者的闪光点。虽然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劳模精神的本质始终没有改变。

新闻推荐

家乡的丰糕

我的家乡在安徽桐城。桐城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散文流派“桐城派”的起源地,享有“文都”的盛誉,那里有美丽的嬉子湖,有象征中华...

桐城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桐城市这个家。

相关推荐:
遇到小盆栽2021-04-20 05:10
猜你喜欢:
评论:(上世纪50年代,他们因何登上天安门观礼)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