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松 特约通讯员 王吉玲
仲夏时节,笔者走进九寨沟县安乐乡大寨村、阳坡村易地搬迁项目工地,只见材料运输车来回穿梭,在卷扬机、吊塔的轰鸣声中,建筑工人正有条不紊地忙着。
“还是党的政策好,让我们搬下来住新房子。”看到拔地而起的易地搬迁新房,九寨沟县安乐乡大寨村年逾古稀的赵勇春老人就高兴地合不拢嘴,“有生之年能搬下高半山住上新楼房,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就有盼头了。”
山高路险 盼下山安居
位于高半山的大寨村、阳坡村,平均海拔2300米,两村均为半农半牧的高半山藏族村寨,村民大多在高山上耕作,条件十分艰苦。
“一袋50斤的米,150多元,我们从县城包车回去,就要120元,没钱包车,就只有自己背或者用骡子驮,上下山就要花4个小时。”大寨村村支部委员赵春阳说。山高路险,基础设施落后,居住条件差,群众就医、就学不便,青壮年劳动力都拖家带口下山进城打工,只有少数留守老人住在老寨子,搬迁至交通便利的河坝地带一直是两村群众多年来的最大愿望。
如何全面改善阳坡村和大寨村村民居住条件?九寨沟县于2016年12月启动易地搬迁工程,涉及到大寨村和阳坡村的181户575名农牧民群众。经多方勘察比选,最终确定的搬迁点位于九环沿线旁的中田山村牌坊坝,海拔1520米,离县城仅5公里,离九寨沟口35公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大寨村100户村民选择了套房,阳坡村81户村民选择了单间(每户3间),县里还分别为大寨村、阳坡村修建活动室,以及安置小区配套附属工程,项目总估算投资达3490万元,预计今年7月初完成主体建设。
发展产业 安居更要乐业
“你不要看我以前给别人帮忙开车一个月能挣4000元,但是在城里住房租、水电、生活费算下来,我手里也落不下几个钱。等我新房子修好了,我再也不用去租别人的房子了,住自家的房子里才是真的安心。”大寨村村民杨代元告诉笔者,他是建筑施工方聘请的群众监督员,他每天在工地上检查水泥砂浆标号、钢筋的质量,不时接听村民对施工进度的电话询问。
村里的年轻人更是对搬迁充满了憧憬。“我之前谈了四五个对象,人家的父母一听说我是阳坡村的,立马回绝。这下好了,搬到了公路边上,我相信,就凭我的手艺,找个媳妇儿成家绝对没得问题。”阳坡村村民赵友代兴奋地告诉笔者。
群众搬下了山,还要解决生产发展问题。大寨、阳坡将易地搬迁和产业发展结合了起来,两村在原有的土地上做起了文章,积极发展绿色生态种植养殖业。目前,已发展养殖基地1处,养殖藏香猪200头、跑山鸡280羽,种植羌活93亩、赤芍50亩。今年3月还与一家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拟在两村建设刀党种植基地。
如今,工人们正在热火朝天地在这片承载着村民希望的土地上忙碌着。在不久,大寨村、阳坡村的村民就能实现盼望多年的安居梦。
新闻推荐
晚报讯(记者王晨曦)近日,记者从市区各大旅行社了解到,出游以国内长线唱主角。以亲子、山水游等为主题的避暑游预订最为火爆,同时出境短线中的海岛游暑期走俏。王先生的儿子今年读小学五年级,每年暑假,王...
九寨沟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九寨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