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林明 王吉玲)近年来,九寨沟县立足脱贫攻坚头等大事,突出党建引领,坚持人才扶贫,为4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选优配强“第一书记”,通过“严”管理、“实”关爱、“精”督导三项举措,充分发挥“第一书记”的战斗堡垒作用,为该县今年脱贫摘帽提供组织人才保障。
该县“严”字当头,定目标抓管理。坚持从严管理,创新管理思路和方法,引导“第一书记”扎根基层、服务发展。 “严”格标准选派,坚持“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标准,在已选派48名贫困村“第一书记”的基础上,再次为全县72个非贫困村(社区)选派“第一书记”,实现“第一书记”驻村帮扶全覆盖。“严”肃日常管理,该县县委牵头成立11个相关部门和17个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第一书记”办公室,印发《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管理细则》和《关于从严从实抓好建档立卡贫困村第一书记工作的实施方案》,实施严格管理。“严”明工作目标,县委与“第一书记”签订目标责任书48份,明确“8个好”工作目标。即:建强一支好队伍、建设一个好阵地、扶强一个好书记、制定一个好规划、理清一个好思路、落实一个好项目、完善一套好制度、营造一个好环境。
“实”抓保障,建机制重关爱。全力落实工作生活保障,解决“第一书记”们的后顾之忧 。 “实”抓经费保障。“第一书记”的伙食补助和工作经费已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每年落实“第一书记”临岗补贴和乡(镇)工作补贴32万余元,统筹解决20万元专项经费为“第一书记”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购买取暖器等生活用品。 “实”建激励机制。将“第一书记”工作经历,计入本人档案,对11名表现优秀、工作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第一书记”进行提拔使用,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第一书记”的先进事迹,共有6名“第一书记”的先进事迹在康巴卫视、《阿坝日报》等媒体刊登。“实”解后顾之忧。各乡(镇)党委、派员单位、村党组织分别向县“第一书记”领导小组办公室作出从严管理、脱产驻村、严格考勤承诺,全县共签订《第一书记全脱产承诺书》48份,切实解决“第一书记”的后顾之忧。
“精”准督导,强纪律正风气。通过多种方式开展“第一书记”工作实绩督导,通过督导检验工作成效。 “精”准督查。统筹力量组建督查组,按照“周报告、月督查、季问责、年考核”工作要求开展督查,进一步提升督查成效,共开展督查3次,现场指出问题15个、提出整改意见建议18条,发出工作通报3期, “精”准检验。编制印发《九寨沟县脱贫攻坚宣讲读本》,实现第一书记和贫困户人手一册,由乡(镇)党委和派员单位自行组织学习及测试,县委采取现场抽问等方式检验学习成效,对测试成绩较差的“第一书记”进行通报约谈,责令及时整改,努力提升工作成效。“精”准整改。针对督查中存在的问题,该县县委坚持立查立改、边查边改,要求各“第一书记”深刻分析原因,认真加以整改,列出整改清单,实行“菜单式”整改销号,整改情况在其所驻村进行公示,接受群众监督。
新闻推荐
本报讯(刘静)6月27日,九寨沟县司法局联合县禁毒办、检察院、九管局等单位在九寨沟景区开展“为爱汇聚、拥抱未来、无毒无悔”大型禁毒法治宣传活动,进一步增强景区游客的识毒、防毒、拒毒意识,为创建...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