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万步健走,是与大多人一样,源于单位组织的“万步有约”活动,看到大家都在报名,出于从众心理,也报了名。没想到这万步走起来,竟走出了亮丽的风景。
早晨,第一抹朝霞尚未呈现东方时,我已走在公园的绿道上。一路上,听鸟儿的歌唱,嗅樟树释放的香味,看晨练大妈的起舞……走了四十分钟,回到家冲个澡,再吃早餐,是满满的香。傍晚,吃过晚饭,我喜欢用4000步的时间,欣赏落日的余晖,欣赏夕阳映滨江的壮观。
有时,也在行进中歇下脚步,坐在亭榭里,发几张随手拍,分享朋友圈,分享美的瞬间。
有时,也会坐在路边石头上,很有兴致地写一段心情。写一段夕阳下,南湖水边那健走的倒影;写一段蓝天里,铜都小游园四周那高耸入云的楼宇;写一段夏雨后,西湖气象公园里那跨越记忆的彩虹……
(二)
当我们讨论“组织与自觉”的话题时,我们“万步有约”已经走成了“新常态”。
星期一至星期五上班,原先是要车来车往的,现在是四十分钟的“绿色环保”徒步行。周末也是要走起来的。或爬山或徒步游园。老洲太阳岛上沙头角那江水拍岸柳树下,走过;铜陵的九寨沟那五峰长冲十里绿,走过;西联水韵清香那万亩荷花园,走过……走过家乡的山水,走过城市的繁华,走过乡野的美丽。走过之地留下的,是我稳稳的脚印和回转的笑语。
(三)
接过彩色的计步器,是芳菲四月的十一日。
这天起,我与我们团队便开始“走起来”了。
“走起来”是我给团队起的名字。之所以取这个名字,当时我只是觉得这“走起来”几个字比较顺口。没想到,现在我和我们团队在“走起来”旗帜下,走出了好心情,走出了精气神。
走在团队里,感受到的是亲切的氛围。
透过那万步网客户端的数据更新,链接团队成员之间的是相互关心,如“老李这几天没上传数据,是不是家里有什么事给耽搁了?”之类的关切。电话、微信里那朴实的话语和文字,不仅是同事的提醒,也是同事对我的关心。说实在的,起初的行走,我也不全是都有动力的,也有想打退堂鼓的念头,我坚持走了下来,离不开队友的鼓励。
走在团队里,是一种集体荣誉感。
看路人羡慕的眼光注视我们前行步伐时,我们更是脚下生风。艳阳下,我和十二位队友,用七十厘米的步长,丈量出滨江绿道三千五百米的长度;晚霞里,我和队友一起用四十分钟的时间,测算出环行天井湖步行的最快记录;夏风中,我与高举队旗的旗手及队友们,共同领略了白云下那农田里丰收的喜悦……万步有约走起来,我与同事之间交流多了,友情就深了,工作上、生活上相互帮促也就更加多了起来,单位凝聚力自然也就强了。单位开展课题调研,部门之间配合更加密切,从方案拟定到实施,同事们无论是主动性还是责任感,较过去都明显提高了。
(四)
我走着,不懈地走着,转眼间,已经走到蝉鸣枝头的时节了。三个月的健步走,消费了卡路里,消耗了脂肪,体重减轻了十多斤。现在,作息有规律了,原来糟糕的睡眠好了很多,“腰臀比”接近了正常,体重达标了。更重要的是原来生活和工作中,容易出现的烦闷、抑郁情绪,也统统地消失殆尽了。
走起来,效果最明显的就是这“变化”。
前不久,碰到好久未见的老领导,寒暄之时,他盯着我说,你比之前过好了!是的,我感觉身体是强壮了许多。原先,一百六十多斤的我,上五楼是气喘吁吁,如今,上黄山背上十多斤的相机包,亦如青年样,不费太多的力气。
虽然身材尚无法回到“小鲜肉”时的模样,却也“帅”了不少。“衣带渐宽哪觉悔”,喜置衣裳再换装。想想自己老帅的样子,这是一种幸福的感受。
“这是美的风景:湖光山色中,我步履轻松,似闲庭信步”、“健步走,贵在坚持,恒则达”……我在微信里碎片式地记录着心情和感悟。
“老李呀!”
我坐在公园椅子上正写着时有人喊,抬头望,是同事老周从远处走来。
于是,我收起手机,和老周继续走起。
于是,水天一色里,风景变成了我们的共享。
新闻推荐
■杨茂松王吉玲近日,九寨沟县安乐乡大寨村年逾古稀的赵勇春老人,看到拔地而起的易地搬迁新房时高兴地合不拢嘴:“有生之年能搬下高半山住上新楼房,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就有盼头了。”仲夏时节,笔者走进...
九寨沟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九寨沟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