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13年,从成功应对“4·20”芦山强烈地震和“7·9”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到对口援建芦山和阿坝援藏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从开展万名干部“走基层、建台账、惠民生”活动,到“平安中国”示范区建设取得新成绩,全市6县(市、区)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增强……市委、市政府为“十二五”的民生画卷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一路温暖是民生。温暖,送到人民群众的心上;满意,写在人民群众的脸上。在一组组数据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关乎民生的实际问题逐步得到解决;在一项项举措的背后,我们看到的是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百姓的笑容。
民生是保增长、促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的一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把改善民生纳入推动富民强市、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总投资48.92亿元,涉及“就业促进、扶贫解困、民族地区帮扶、教育助学、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百姓安居、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文化体育、平安建设”十一项内容的“民生工程”全面推进,全市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总量继续保持全省前列;群众生活质量显著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一系列民生工程,如冬日暖阳,照亮了百姓心房。
民生是推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无论是“就业促进”的民生之本,还是“百姓安居”的民生之愿;无论是“社会保障”的民生之基,还是“生态环境”的民生之期,2013年,全市“民生工程”的系列“组合拳”,坚持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与优化产业结构并重,力促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统一。一路走来,一份“民生工程”的温暖答卷,标识出德阳全面小康建设加快推进的过程,就是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过程,更是全市干部群众创造幸福,实现“发展指数”与“幸福指数”同步提升的过程。
新闻推荐
董鹏实习记者董鹏6月28日,受城镇化预期加速影响,国内各主要钢材市场建材价格止跌企稳,部分地区型材及带钢分别上调40元/吨和30元/吨。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国内钢厂并未大规模减产,加之库存仍居高位,同时...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