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加强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和法治文化作品的创作与推广,完善公共场所法制宣传教育设施,鼓励和引导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文化传播活动。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的作用,创新法制宣传教育载体,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多层次开展全民普法教育,推广先进典型,弘扬法治精神,繁荣法治文化,切实增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实效,在全市上下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摘自《中共德阳市委关于推进依法治市的意见》
【点击】
在南公园打造廉政文化广场,依托德阳监狱、阿坝监狱建成廉政文化教育基地;旌阳区在黄河桥头打造法治文化广场,在社区打造法治文化长廊;广汉在西城广场打造法制长廊,在雒城三北社区盛世蜀景打造“民主法治小区”示范点;中江在城区63个居民小区建成83个法制宣传橱窗,实现城区小区法制宣传全覆盖;罗江在纹江花园打造20余米廉政文化长廊……各级各部门充分利用机关单位电子显示屏、法制宣传橱窗、移动通信工具、公交出租车、户外LED灯箱广告、电视屏幕等广泛开展普法宣传。
此外,在主流媒体开辟“德阳司法”、“就事论事”、“聚集法治正能量”、“德阳法治”和“中国梦·德阳普法在行动”、“朗照说法”、“叶律师帮忙”等专栏专版,开通德阳普法网和德阳司法微博平台,及时宣传报道全市普法工作动态。
建立专兼职法制宣传教育队伍,司法行政干警、法律服务工作者为专职普法宣传员,乡镇(街道)干部、村(社区)干部为兼职法制宣传员。市、县两级分别成立“六五”普法讲师团,深入机关、学校、企业、村(社区)开展法制专题讲座。
【未来走向】
做好“三个结合”,丰富法治文化建设内涵。一是与德阳特色文化相结合。依托德阳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的三国文化、孝文化、三星堆文化优势,组织挖掘整理地方法治名人故事、法治典故、法治警言等文化资源,把法律知识通俗化,把法律规范直观化,把法律历史形象化。二是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全面开展“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民主法治村(社区)”以及“依法行政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三是与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相结合。依托学校、文联及民间组织,组建法制宣传文艺队,以身边人、身边事写法治、演法治、唱法治、讲法治、画法治,增强法制宣传的感染力。
创新“二个载体”,增强法治文化建设实效。一是加强法治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法治文化阵地建设,在城市景观和新农村建设中融入法治元素。二是发挥现代传媒作用。在德阳主流媒体开辟各类法制栏目,并且广泛运用应急视听、楼宇广告、户外电子显示屏、公交车和出租车顶灯等新型媒体传播法治文化。 本报记者 杜晓鹏
新闻推荐
日前,企业金融业务管理部、营销管理部一行十五人乘车前往阿坝州三江风景区开展本年度工会活动。一路上细雨蒙蒙,两旁山水秀丽,雾气中的水面竟有蓬莱仙居之感,让人忘却了暑气中的成都。山里自有一翻别...
阿坝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阿坝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