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来,他先后捐资90多万元,为家乡修公路、安路灯、凿水井,还资助5户村民改造房屋
●杜小春
宽阔的公路穿越村庄,两旁的太阳能路灯格外引人注目,给山村增添了浓郁的城镇气息。
1月4日下午,记者走进嘉陵区新庙乡红土地村,村党支部书记任开俊带着记者在村里走访,“我们村最近4年发生了很多变化,这与一个人有很大的关系。”任开俊所说的这个人名叫任全友,他先后捐资90多万元,修建1.2公里水泥公路,安装32盏太阳能路灯,凿井一口,资助5户村民改建房屋。
1月4日傍晚,夜幕降临,红土地村村民杜秀珍院坝里的路灯亮了起来。“太阳能路灯就是好,不耗电,冬季从头天晚上6点多亮到第二天凌晨两三点,夏季从头天晚上七点多亮到第二天天亮。”杜秀珍说,2012年10月,红土地村村民任全友出资为村民安装了32盏太阳能路灯。她说,除了给农家庭院安装了一部分外,其余的安装到公路沿线,为村民提供夜间照明。
说到村里的水泥公路,杜秀珍更是感慨不已:“我们这个组在山坳里,如果没有任全友捐款,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修通公路。”
当天,记者巧遇任全友的妻子冯俊英。她告诉记者,任全友在阿坝做工程,无法接受采访。不过,冯俊英告诉记者,2011年底,任全友回家过年,找到村干部,提出由他全额出资修建一条公路,得到支持。之后,任全友出资,半个月时间就修了一条长1.2公里长、宽约5米的泥结石公路,连通了里新公路。
2012年,里新公路改建成水泥公路,任全友于同年8月捐资64万元,把1.2公里长的泥结石公路硬化成3.5米宽的水泥公路。9月,任全友斥资12万元安装了32盏太阳能路灯,照亮了山村的夜晚。
从此,每当夜幕降临,红土地村的太阳能路灯就次第照亮,平坦的公路成了“灯光大道”。
资助村民改造房屋
经过一座牌坊,记者进入村民朱体英的院落,只见混凝土地面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房屋的屋顶盖着蓝色琉璃瓦,这座川北建筑风格的民居显得古朴雅致。
记者走访红土地村一组发现,这里半数以上的农家盖上了琉璃瓦。“是任全友资助,让我们5户人家盖了琉璃瓦,带动其他农户改造屋顶。”朱体英告诉记者,2013年2月,任全友资助她家2万元,硬化了院坝,屋顶盖上了琉璃瓦,居住环境焕然一新。
朱体英家的庭院前有一口鱼塘,“以前不敢养鱼,因为遇到大旱就要遭受损失。”朱体英说,任全友于2013年1月出资2万元,掘了一口18米深的井,保证了红土地村一组、七组近300人的日常用水,朱体英家的鱼塘不再缺水,于是,她养了鱼,一年有几千元的收入。
冯俊英说,步入新的一年,已经62岁的任全友又有了新的打算,他想让村民用上自来水。“这个工程大约需要20多万元,包括修建蓄水池,买水泵、水管等。”她透露,如果争取不到项目资金,任全友将全资建设,保证村民在2016年春节前用上自来水。
扶持村民养羊致富
当天下午,村民青海英家正在宰杀山羊。“昨天下午杀了一头山羊,就在村子里卖,现在吃羊肉的人越来越多了。”青海英告诉记者,时下,带骨羊肉卖60元/公斤,根本不愁销路。
青海英是留在红土地村的“80后”,她家圈存山羊80多头,是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她的发展离不开村民陈林的带动,而陈林的创业源自任全友的引导。
经过一番周折,记者找到了在山坡上放羊的陈林。50岁出头的陈林脸上挂着微笑,他说,“我从2010年开始养羊,当初是任全友鼓动我,还从简阳拉回一头价值3000多元的种羊送给我,又借给我1万元购买小羊。”
陈林说,2010年初,他被查出患有高血压,正苦于没有生财之道,是任全友扶持他走上致富路。“漫山遍野都是草,喂养山羊不缺草料。”陈林透露,去年,他家销售40多头羊,纯收入4万多元。
“以前,我在外面做生意,逐渐厌倦了奔波的生活。从去年5月开始,我跟着陈林学养羊,办起了养殖场,目前已经见到效益。”青海英说,她计划今年出栏商品羊100头以上,明年出栏商品羊200头以上,后年成立合作社,带领村民共同“发羊财”。
新闻推荐
3月3日起,全市近400名导游将进行集中学习“充电”新版导游证(IC卡)首次年审游客评价成为过关重要依据
●本报首席记者贾春昨日,记者从市旅游局获悉,为了加强导游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南充市导游人员的服务水平和综合素质,3月3日起,南充市开展2014年度导游人员年审考核。据悉,本次年审是南充市实行新版导...
阿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阿坝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