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毅实习记者杨骁秦远俊记者杨刚
八月的红原天高云淡,草原已有秋的意境。在这里,通村公路像一条条“玉带”,将一个个乡村串联起来。顺着这些“玉带”,挤好的鲜奶、肥美的牛羊销往了外地更广阔的市场,丰富的物资则进入了红原县城镇乡村的各个角落。
过去,“出行难、致富更难”是红原农村交通最真实的写照。如今,邛溪镇达格龙村、安曲镇哈拉玛村、龙日乡龙日村等通村通畅项目已全线铺开,红原这片热土如今正进行着“人畅其行,货畅其流”的华丽蝶变。
通村路,修到群众心坎上
“过去的村道路坑洼不平、泥泞不堪,村里人出行基本上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两腿泥\’。”安曲镇哈拉玛村村民彭措告诉记者,如今村内水泥路已经完工,水泥路直接到了家门口,当地村民彻底告别了过去的出行窘境,每每谈及此事,村民们都是赞不绝口。
安曲镇哈拉玛村通村通畅项目开工至今,新建村内水泥路0.9公里已完工,近50公里的环村公路及牧道也已基本通车,当地群众已经切实感受到了交通便捷带来的一系列变化。
“路好了,我们就可以驾驶车辆去放牛羊了。”说起村上的村道、牧道建设,彭措满怀憧憬,自村道开始建设之后,他就准备攒钱买辆车,以后不管是放牧还是运输都会便捷很多。
路况差、不通路曾是制约哈拉玛村这个纯牧业村生产发展的瓶颈,群众转场、放牧极不方便,鲜奶制品出售困难。通村通畅工程实施后,不仅方便了牧民放牧和产品销运,也提高了奶产品价值、降低了产品损耗。
哈拉玛村只是如今红原通村畅通工程火热进行的一个缩影……一条条贯穿牧场、农村的公路正在这片热土蜿蜒向前,共同筑就当地农牧民群众致富奔小康的“金光大道”。
通村路,带来美丽新生活
“以前产的鲜奶还来不及销售就变质了,完全卖不了钱。”安曲镇牧民桑旺告诉记者,现在不一样了,早上挤的鲜奶半个小时不到就能送达鲜奶收购点,自家的鲜奶、酥油等畜产品能带来上万元的年收入。
“路通则百业兴,如今随着通村通畅工程的稳步推进,我县畜牧业、旅游业、服务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红原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告诉记者,农村公路的建设,为当地农牧民群众致富增收提供了强劲动力。
据了解,伴随着道路交通的便捷畅通,仅“端午节”小长假期间,若尔盖县便接待游客59880人次,同比增长99%,实现旅游收入4209万元,同比增长100%。川流不息的游客、供不应求特色畜牧产品、牧歌悠扬的牧家乐……这一幕幕繁华景象,给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美好希望。
如今穿梭在红原大地,处处都能感受到通村通畅工程建设带给当地农牧民群众的新希望,大家对未来的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了。路面好了,搞客货运输的多了;游客多了,搞旅游的牧民多了;公路延伸了,各式各样的商品寻常可见了。通村通畅工程让当地农牧民群众感受到了实惠,美好的生活指日可期。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哈斯满记者周严国开关一扭,洁净的自来水便哗哗地流出来……在若尔盖县唐克镇索格藏村饮水安全工程点,今年刚刚打下的机井发挥了大作用,总投资82.64万元机井的建成解决了村里304人的饮水难...
若尔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若尔盖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