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哈斯满记者周严国
近年来,若尔盖县在依法治县工作中,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不断增加司法透明度。如今,“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正逐渐成为该县法治新常态。
普法宣传让法治成为全民意识
“若尔盖县的投资、创业环境正在变得越来越好,在这里投资,我们心里愈发地感到踏实。”在若尔盖县发展多年的阿坝州新希望牦牛产业有限公司和若尔盖县高原之宝牦牛乳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见证了当地法治环境的变化后,不约而同地啧啧称赞。
在依法治县活动中,若尔盖县结合当地实际,不断创新法制宣传方式,组建法律宣讲团、制作法制展板、编印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手册,将法治精神和法律知识直观地展现给群众,将知民情、解民忧与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相结合,实现法治文化与群众的“零距离”亲密接触,使干群法治意识不断提升。
该县在国道213线班佑乡境内、省道209线唐克乡境内、县城黑河桥三处制作大型户外广告3幅;在县城繁华街道临街单位2处街头LED显示屏滚动播出法制宣传标语;各单位、乡镇、村、寺院普遍建立固定的法制宣传专栏或橱窗,广泛宣传依法治省、依法治县的重大意义。
该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网络媒体、手机短信等开设法治宣传平台,建立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法制宣传新阵地。县政府门户网站开设了依法治县专题栏目,县电视台每天播出1—2条藏汉双语的法制宣传标语,县司法局每周五定期群发1条普法短信,有条件的村广播站不定期播出法律常识,在新电视台开办普法栏目“法治在线”,以本县的典型案源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氛围,编辑制作1万余册《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解读》藏汉双语宣传折页,通过各种活动送入全县群众手中。
该县在达扎寺镇红光村、岭嘎村,班佑乡班佑村、姜东村等13个村(场)配备法制副书记、副主任共计26名,负责所在村(场)法制宣传教育的组织与实施工作。“这样的形式非常好,通过一系列普法活动的开展,我们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更浓了,效果也更好。”包座乡卓塘村党支部书记泽巴孝告诉记者,在全乡范围内开展法制宣传活动,既可以提高群众的法律意识,又可以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很受群众欢迎。
公正司法让法治服务惠及民生
法律的生命在于执行,司法的权威源于公正,而没有公开则无所谓正义。只有将司法晒在阳光下,把权力公开给人民群众,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司法机关才能在工作中得到理解、认同。
实践中,若尔盖县大力推进立案登记制度改革,严格按照改革要求,在接到当事人提交的民事、行政起诉状时,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进行登记立案;对当场不能判定是否符合起诉条件的,在接收起诉材料的同时出具注明收到日期的书面凭证。需要补充必要相关材料的,及时告知当事人。在补齐相关材料后,在七日内做出决定是否立案登记。
据县法院负责人介绍,通过立案登记制度改革,案件登记数量呈快速增长态势,与往年每年20—30件的民事案件相比,今年截至目前已登记的民事案件有97件,预计将突破100件,同比增幅至少在30%以上。
开展巡回法庭是法院服务基层百姓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若尔盖县地广人稀,离县城最远的乡镇有近170公里。为方便群众办案,一直以来,若尔盖县法院坚持送法到乡镇农村、远牧点,在群众家门口为群众办案。为加强巡回法庭的效果,若尔盖县法院选派办案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并选择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案件,以巡回法庭的方式到当地解决问题,也让更多的群众受到了教育。
对于案情简单的案件,县法院大调解中心在检察院监督下,将双方当事人召集到一起,第一时间进行调解。
县法院、检察院通过加强县人大、政府专门机构、县政协、新闻媒体和群众对司法活动的监督,促进司法部门公正司法。
此外,该县坚持依法规范司法行为,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快速、有效地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同时,坚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并重,提升执法办案的质量和效果,建立办案质量终身负责制,健全错案防止、纠正和责任追究机制。
“法治建设你我他,和谐发展暖万家。”若尔盖县,这块充满生机的热土,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在法治建设道路上迈出坚实步伐。法治建设也必将成为若尔盖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社会和谐的“稳定器”。
新闻推荐
■实习记者哈斯满记者周严国地处川甘青结合部的“深藏区”若尔盖县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基础条件薄弱,生态环境脆弱,农牧民群众收入不高。2015年,全县有贫困村4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42.7%。按...
若尔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若尔盖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