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伍排勇记者 魏银燕)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汶川县将网络作为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载体,通过网络察民情、听民声、汇民智、解民忧,倾力打造群众诉求表达的“直通车”。
“我是威州镇东街的一名群众,现在街上商家用的大喇叭招揽顾客,严重影响了我们日常上班和居住,盼望请书记要求相关部门予以制止,给我们提供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4月25日,威州镇社区居民向汶川县委书记信箱反映的一封信很快得到了答复。胡颖:你好!你关于《威州镇东街商家大喇叭噪音严重影响正常生活》的来信收悉,现回复如下:县工商局组织安排威州所对威州镇东街商铺进行了检查,了解噪声源,对有喇叭宣传的商家提出警告,现已得到改善。
据网站管理部门相关人员介绍,为及时反馈群众来信,书记、县长信箱接到来信后,都是第一时间让主要领导过目,主要领导根据反映内容随即给予批复,要求相关部门层层抓好落实,解决好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通过网络平台来完善群众诉求表达和民生求助的渠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在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回应群众诉求,汶川县还通过微博、微信和汶川论坛等渠道,及时与网友、吧友沟通、互动,确保网友意见、建议“事事有落实,件件有回应”,汶川官方微博、微信也一改常规政务微博严肃、模板式答复,使用群众的话语和“网络名词”,使大家的交流变得亲切活泼。
“眼看我们村的甜樱桃就要成熟了,现在停车场建设好了,我们村卖樱桃就不愁没地方停车了”。5月4日,克枯乡周达村村委会主任周志文站在新建的停车场上很是开心。周达村地处高半山,全村上千亩的甜樱桃一到采摘期,前来自驾采摘购买甜樱桃的游客车辆停放便成了一道难题,制约了村里的樱桃销售。4月初,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村民们将停车难的问题向村两委提了出来,再由村两委层层向上反映。在得知了村民的愿景后,汶川县整合项目资金,通过村民以工代赈的方式在一个月的短暂时间里便将停车场建设完工,解决了村民反映强烈的问题。
针对群众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汶川县不避重就轻,边学边查边改,有的放矢解决问题。制定村级发展规划119项,启动实施了改善民生帮扶攻坚行动和农业农村十项重点工作;4000余名党员干部与11000余农户“结对认亲”,开展义工服务时间累计达8000余小时,注入资金333.4万元;制定出台《加快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实施意见》,破解企业发展瓶颈;制定出台《汶川县加强和规范干部管理规定》及《汶川县软实力提升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改进机关干部作风。
新闻推荐
■李莎“我的蜜蜂都出去打工去了。”72岁的黄太银幽默地说道,疑惑的笔者一问才知道这个“打工”原来是将蜜蜂租给果农为果树自然授粉。近日,笔者在汶川县克枯乡下庄村高山组偶遇了这样一位悠哉游哉...
汶川新闻,有家乡事,还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汶川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