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排勇 康建禹 记者 郭子琦 袁娜
进入汛期以来,汶川县未雨绸缪,提前准备,精心部署,一大批先进监测设备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全县防灾避险能力,确保今年汛期安全度汛。
“这套视频监测系统监测功能正常,一旦发现暴雨天气沟内有异常,我们将尽快通知隐患区域内的群众提前撤离,避让灾害。”正在汶川县映秀秀平社区负责视频监测的杨辉在电脑前点击了红椿沟视频监测数据后向记者介绍说。
映秀镇红椿沟、烧房沟和张家坪三条泥石流沟经过地质治理后,连续几年抵御了特大暴雨和山洪泥石流灾害的侵袭,发挥了防灾功能,安装在沟内的7套监测视频经过精心维护正在发挥功效。暴雨季节针对全县出现的1060地灾隐患点,汶川县国土资源局通过投放先进监测设备和部署监测人员的方式,确保及时发现险情,提前通知人员安全转移撤离。“今年4月以来我们在全县5个乡镇开展了避灾应急演练,聘请了地灾专家对各乡镇监测人员进行了防灾避险培训,提高了群众的防灾意识。”县国土资源局环境监测股股长李小勇说。目前,汶川县18条重大地灾点地灾治理主体工程已经完成16处,其余两处地灾治理主体工程已完工90%以上,在6月30日前,全县地灾治理工程将全面完工,在今年汛期中将发挥防灾作用。
“这个就是我们现在使用广泛的电波流速监测设备,它自身带有太阳能光板,可以随时充电,这套设备通过电脑控制,可以实现在线监测,多点监测,确保了水流速、流量和水位线等测量数值精确。”在汶川县姜射坝水文站负责监测的刘站长介绍说。一到洪水季节,水文监测预警信息准确与否对于各级政府正确研判洪水灾害和处置突出事件将起到决定作用,而“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后重建以来阿坝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一大批先进监测设备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提高了监测质量,在暴雨洪水季节对汛期安全起到了极大的预警作用。
在汶川县州水文水资源勘测局水文信息中心,点开电脑监测系统,全州各点水文站监测情况、各点水位视频资料清晰可见。“现在我们通过电脑自动采集数据,自动绘制水文曲线,只要是在监测点发现水位上涨,出现了洪峰水位和警戒水位时,都会自动报警,电脑会将信息自动发送到我们监测人员手机上,提醒大家要注意。”水情预报科技术人员介绍道。
进入汛期以来,州水文站坚持24小时值班,并通过互联网及时向上级部门发送水文信息。“我们这套监测系统与全州各县防办都是联网的,各县防办可以通过网站了解到各县的水文信息情况。”杨小波说。
在汶川县气象站信息中心,气象预报员黄薇正在电脑前接收卫星云图和成都多普雷达发射的信息。“我们一天要做两次数据分析判断,对全县的气象情况进行预报。”黄薇说。“这个信息平台对全县的29个自动区域观测站的数据记录都很全面,可以实时监测雨量、温度等信息。例如昨天晚上21时到今天上午9时,绵虒镇和平村的降雨量为4.3毫米。”随意点开一个区域观测站点,上面记录的数据清晰可见。针对极端气象天气,汶川县气象局将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号,同时通过手机短信,微信平台,政府网站等对外发布气象信息,做好灾害天气预报,及时通知应急相关部门提前预防,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目前,该县民政部门已经下拨棉被890床、雨衣760件、雨鞋810双、电筒1310只、帐篷230顶、蜡烛1950只、雨伞220把。为确保灾情发生后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需要,汶川各乡镇救灾物资储备也已全面到位。
新闻推荐
本报讯(赵琼记者魏银燕)随着汛期来临,汶川全县上下未雨绸缪,“四到位”切实做好防灾避灾各项应对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一年一度汛期期间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汶川地质灾害频发,“8·14”“7·03”...
汶川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汶川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