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记者 颜天杰
记者 杨刚 子琦 袁娜
秋日的暖阳下,走进汶川县映秀镇黄家村,山水田园怀抱中,满眼的翠绿金黄。一条条水泥铺成的连户路直通农家,与一幢幢带有明显羌族特色风格的民居交相辉映,描绘出一幅秀丽幽静的乡村图。
在群众“最盼”上赢民心,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改作风,在群众“最需”上办实事。省委第十九督导组多次深入联系点黄家村进行走访调研,面对面交流、心与心沟通,问诊把脉,切实了解村民的需求,帮助村民解决困难,,赢得了群众的阵阵掌声。
问诊把脉
夯实发展之基
顺着弯弯曲曲的盘山公路而上,映入眼帘的是沉甸甸、金灿灿的玉米挂在枝杆上,聆听着山泉流淌的叮咚声,仿佛置身在与世隔绝的世外桃源。
饮水问题作为映秀镇黄家村村民最关心的问题,曾深深揪着全村92户290人的心。由于冬天比较干燥,每到冬天,黄家村人畜饮水特别困难。如今,看着白花花的自来水源源不断的从新安装的水管里流出来,村民董代全满脸笑意地告诉记者,“现在不仅不用担心停水问题,而且水质也好,我们终于用上放心的自来水了。”
“今年我们村的变化大得很,在联系我们村领导的帮助和关心下,用水问题解决了不说,家家户户的入户路也都快通了,一直困扰我们的出行问题终于解决了。”村支部书记连富强告诉记者。
问需于民,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根据村里缺水、道路不畅等实际问题,省委第十九督导组问诊把脉,多次协调,多方争取资金,修建入户路需要的60多万元资金才得以落实。
行走在黄家村,宽敞的道路如丝带飘舞在山间。连绵的青山,柔软的白云,茂密的森林,沿着河坝攀登至高山,沿途的美景美不胜收。“这条步游道是才修好的,全长有8300多米,翻过这座山就能俯瞰整个都江堰的美景。”为发展乡村旅游和徒步旅行,黄家村积极完善基础设施,全力提升旅游环线,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使当地村民能够真正从中受益。
村美民富
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走进黄家村村民李正福家的石蛙养殖基地,干净的养殖池零星地分布在葱葱郁郁的树林中。“我是今年开始养殖石蛙的,目前大大小小的蛙池有一二十个,还成立了合作社,村里已经有5户人参加了。”一只石蛙苗的市场价格是3元,一斤纯天然生长的成蛙则能够达到200元以上,一只石蛙苗需要三年时间才能长成成蛙。
“等到石蛙长成了,我想利用村里日益成熟完备的基础设施条件,结合村里的不断发展,搞个乡村旅游、或开个农家乐的。”看着养殖场里还是蝌蚪的石蛙游来游去,李正福脸上流露出的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如今的黄家村,正沐浴着党的惠民政策,村民们过上了好日子,处处呈现出生活幸福的喜悦之感。“我的娃娃现在在镇上的幼儿园读书,每天都有专门的农村客运班车接送,我们不用操心,还安全。”黄家村村民阮小伟告诉记者,以前娃娃上学,村民每天要腾出时间自己接送,既耽误劳作,娃娃也不方便。
在了解到村民的困难之后,经过县政府联系领导多次协调,最终落实专项资金,选择具有运营资质的班车和司机固定接送幼儿园的学生。“每天早上把娃娃送到村口,下午再到村口接回家,对于我们来说简直太方便了。看来党和政府是把我们的要求放在心上了的,真是太感谢了!”朴实的话语,流露出的却是如今农村老百姓浓浓的幸福生活。
“村子优美、家家乐业、处处和谐、人人幸福”已变成映秀镇黄家村的真实写照。人居环境大幅度提升,村子发展呈加速推进,展现出“党委政府政策引导,党员干部牵头牵线,村民群众热心参与,共同享受惠民成果”的农村和谐新景象。
新闻推荐
理县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阿州公资交易[2014]24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国土资源部《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规定》(国土资源部39号令)以及《阿坝州国有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办法》等相关规定,经理县人民政府批准,受...
汶川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汶川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